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0 23:42:50
◎“靈魂砍價”終于輪到了PD-1單抗。11月10日,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進入第二天,PD-1單抗、BTK抑制劑等多款抗癌藥擺上談判桌,各家創新藥企業代表直面醫保局專家,就價格展開多輪磋商。
◎盡管尚不清楚這些抗癌神藥是否遭遇“靈魂砍價”,但相關公司股價已經先漲為敬。10日午后,恒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四家國產PD-1藥企的股價拉高大漲,但市場流傳的談判結果無處考證,只留給市場“談判價格高于預期”的猜想。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實習記者 林姿辰 李明明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靈魂砍價”終于輪到了PD-1單抗。11月10日,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進入第二天,PD-1單抗、BTK抑制劑等多款抗癌藥擺上談判桌,各家創新藥企業代表直面醫保局專家,就價格展開多輪磋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觀察,除了恒瑞醫藥(600276,SH)、百濟神州(06160,HK)、榮昌生物(09995,HK)、貝達藥業(300558,SZ)等藥企,阿斯利康、羅氏、默克、默沙東等外企也相繼露面。這像是一場醫藥圈的盛大聚會,但大家除了寒暄,都不愿多談自家產品,這延續了藥企在談判首日的“高保密”作風。
盡管尚不清楚這些抗癌神藥是否遭遇“靈魂砍價”,但相關公司股價已經先漲為敬。10日午后,恒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四家國產PD-1藥企的股價拉高大漲,但市場流傳的談判結果無處考證,只留給市場“談判價格高于預期”的猜想。
屏風間隙是企業代表“窺探”內場的唯一渠道 每經實習 記者 林姿辰 攝
“去年談的PD-1,今年還要談?你沒參與?”
“我只能參與外圍,別的不好說。”
11月10日上午9點過,兩名醫藥企業的隨行人員在走廊里小聲交談,他們口中的“PD-1”是過去幾年國內最火的抗腫瘤藥物,通過歷年國家醫保談判,其市場價格已經從最初的60萬元降低到10萬元。
今年,PD-1的價格還能降多少?這是藥企間討論的高頻問題,而就在上述走廊對話的半小時前,信達生物、貝達藥業、百濟神州、阿斯利康、和記黃埔依次被工作人員叫號入場,PD-1談判的大幕已經拉開。
據記者現場了解,10日參與談判的藥物集中在抗腫瘤領域,如PD-(L)1,小分子靶向藥物(三代EGFR、PARP、BTK、ALK)等,上午進場的企業還有再鼎醫藥(09688,HK)、君實生物(688180,SH)、諾誠健華(09969,HK)和艾力斯(688578,SH)等。
“做藥不容易啊,肯定不如吃飯容易。”在內場談判進行中,外部候場的企業代表有的以玩笑的形式回應記者;但也有企業代表團婉拒采訪,說自己比較緊張,還需要靜一靜。
與此同時,電梯聲音觸動每個人的心弦。10點53分,君實生物團隊離開,所有媒體沖到電梯門外,對方低聲回應了一句“謝謝大家關心”,有人打趣道這是自己聽到的企業第一個正式回復。
11點半,阿斯利康的黃斌一行人也離開會場,他在電梯里回應媒體說“不能說,有紀律”,但看起來心情不錯。
12點50左右,隨著恒瑞醫藥的談判代表疾步離開,上午備受關注的PD-1談判才算落下帷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梳理,阿斯利康在上午9點45離開,是首段談判中小組最快離場的企業;百濟神州在上午至少有兩輪談判,分別有兩撥談判人員進入。從每批的談判時間來看,今天的PD-(L)1產品談判時間比首日更久,其中尤以恒瑞醫藥最長。其談判團隊從上午10點40多進場,一直到12點50左右才離開,進入時間長達兩個小時。
來到下午,談判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第一批喊入會場的是默沙東、禮來、阿斯利康等。現場氣氛相較上午舒緩一些,記者也開始遇見一些現場表現比較輕松的國內談判團隊。
例如下午3點多,信立泰(002294,SZ)的代表走出談判現場,表情看起來比較輕松,他們說今年的談判規則相較往年沒有變化,醫保局的專家都很專業。據悉,該公司本次談判的產品是續約的心血管產品。
下午3點40分左右,某央企的兩名代表來到現場,他們還不知道現場叫號入場。其中一名人員表示自己沒有準備,是頭一次參加國家醫保談判,并不了解規則,但公司已經為醫保談判準備了兩個星期。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場正常的商務談判,心情非常輕松,能進最好,不進也隨緣。在氣氛緊張的醫保談判現場中頗為特別。
透過屏風間隙,看到談判結束的企業代表離場 每經實習記者 林姿辰 攝
盡管參與談判的藥企對于結果三緘其口,但聞風而動的資本市場已經“先漲為敬”。
11月10日午后,醫藥板塊持續走強,恒瑞醫藥直線拉升,最高漲9.42%,市場猜測這波漲勢與正在進行的國家醫保談判相關。此時,距離恒瑞醫藥企業代表離開談判現場還不到半小時。
幾乎同時,上午完成談判的PD-1巨頭百濟神州、信達生物(01801,HK)、君實生物的股價也開始原地起跳,截至收盤,恒瑞醫藥漲7.87%,百濟神州漲5.92%,信達生物漲4.77%,君實生物漲9.57%。
從此前醫保談判結果來看,恒瑞醫藥卡瑞利珠單抗、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分別以85.21%、63.73%、79.60%、70.82%的價格降幅躋身醫保目錄,整體降幅達60%~85%。
今日午后股價最先異動的是恒瑞醫藥。根據公司三季報,恒瑞醫藥今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42.07億元,同比下降1.21%。2021年業績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核心品種PD-1單抗納入醫保后降幅達到85%,以及第二、三批集采品種銷售收入下滑,疊加研發費用持續上升,整體拖累收入和利潤。
對于股價突然拉高,市場開始猜測其是否在今年的國家醫保談判中凱旋而歸。據藥智網梳理,本次醫保談判中,恒瑞醫藥涉及藥品約有7個,包括3款首次參與談判的創新藥、2款新增適應癥新藥和2款續約產品。
而這些產品進入醫保目錄,幫助恒瑞醫藥實現產品放量,是市場最大的期待。根據安信證券,這些創新藥被納入醫保目錄后,一是有望改善準入難的問題、實現快速市場滲透;二是有望通過以價換量實現銷售額的快速放大,創新藥進入醫保成為趨勢。據醫藥魔方數據,2017年、2018年、2019年經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藥物,2020年的銷售額相對納入年份分別實現了128%、337%、39%的增長。
醫藥戰略營銷專家史立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前兩次四大國產PD-1的國談降幅已經很大,續約的降幅不會很大,預計在10%~20%之間。如果這次降價幅度很大,將不利于明年醫保談判。“今天四大國產PD-1企業股票集體上漲,也是因為市場已經預期到這次續約降幅不會太很大,而PD-1藥品醫院用量會持續往上走高,所以對這次國談非常看好。”
同時,很多參與本次談判的跨國藥企或降價意愿不高,也可能提高投資者對于本土企業的信心。雖然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羅氏均有PD-1/L1單抗參與本次醫保談判,但考慮其全球定價策略和豐富的獲批適應癥,其降價難度較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國產PD-1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更加明顯。
截至發稿,2021年度國家醫保談判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但PD-1四巨頭的股價飆升是否真與談判結果相關,市場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價格是否屬實,還要由醫保局的入圍名單揭曉。但可以肯定,今天被擺上談判桌的創新藥,都可以為創新藥企業的研發布局、未來談判,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PD-1/PD-L1作為廣譜抗癌藥、新興的免疫療法,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截至目前,中國已經陸續有10個PD-1/PD-L1獲批,其中6個是國產藥品。已經覆蓋了肺癌、淋巴癌、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等近10個癌種,涉及多個如小細胞肺癌、鼻咽癌等治療藥物較少的癌種。
Insight數據顯示,在PD-1市場后續申報的藥物還有3款,杰諾單抗(嘉和生物)、斯魯利單抗(復宏漢霖)以及普特利單抗(樂普生物),其中杰諾單抗遞交NDA的時間僅比康方/天晴的派安普利單抗晚2個月,有望在年內獲批。
根據業內此前分析,中國PD-1/PD-L1市場將接近千億元水平。但在持續3年談判后,PD-1的市場已經大幅縮水。根據西南證券的分析報告,如果以年費用6萬計算,中國PD-1總市場空間為305億元。若PD-1的價格進一步下降到3萬一年,市場規模還將繼續萎縮,至236億元。
華創證券研報認為,由于國內PD-1/L1 產品供給過多,預計再經過2-3輪醫保談判后,產品的年化費用可能下探至2-3萬元的區間,屆時由于剛性的生產成本和折舊,以及各公司偏高的銷售費用率,PD-1/L1 單抗可能逐步普藥化,銷售凈利率可能低于20%。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主任朱世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PD-1藥品目前由于就是一個生物制劑,相對來說差別不會太大,只是產品的適應癥稍微不太一樣,或者說有時候選的病人不一樣,所以也談不上獨家競爭,其藥品之間的核心競爭力不算很強。“因為現在PD-1藥品產量比較大,品種也比較多,可能哪個品種進了醫保其競爭力就大,所以只是從政策上體現出了競爭力,從產品本身是沒有太大競爭力的。”
面對“拼殺”日益激烈的PD-1市場,企業如何能夠脫穎而出?在朱世杰看來,決定PD-1藥品競爭力的途徑還是擴大適應癥以及提高常見病細分領域的獨家治療優勢,即在別家PD-1藥品治療不了的病種上發力。
與此同時,出海也成了各家企業面臨的新選擇,國產PD-1的價格優勢,讓這一課題成為了可及的現實。截至目前,恒瑞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都走上了出海之路。
候場企業代表在場外交流,有人輕松有人緊張 每經實習記者 林姿辰 攝
除了備受矚目的PD-1,多款針對不同靶點的創新藥位列《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也成為本次國家醫保談判的亮點,例如BTK抑制劑、PARP抑制劑、三代EGFR-TKI和ALK抑制劑等就包含其中(BTK、PARP、EGFR-TKI、ALK均為藥物作用靶點)。
根據安信證券,已獲批上市創新藥進入醫保成為趨勢,預計今年有19個不在醫保目錄的國產創新藥參與國家醫保談判。
但是,由于競爭格局和價格不同,不同創新藥物在醫保談判中的博弈力量迥異。其中,新近上市、競品較少且享有“國產首款”光環的藥物成為市場看好的標的。
榮昌生物(09995,HK)的維迪西妥單抗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內首個通過自主研發獲批上市的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在今年6月9日獲批上市,可用于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的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療。
從消息面看,維迪西妥單抗在過去幾個月利好不斷——不僅趕在6月30日前上市,拿到2021年國家醫保談判的門票,還在上市兩個月后就受到美國公司Seagen的青睞,以潛在26億美元的高價獲得海外授權。
目前,國內只有維迪西妥單抗和羅氏的恩美曲妥珠單抗2款HER2-ADC藥物獲批上市,短期競爭格局良好,在醫保談判中的議價能力較強,安信證券預計其降價幅度在50%~60%。
同樣地,具有國產首個且唯一地位的藥物是貝達藥業(300558,SZ)的恩沙替尼,屬于ALK抑制劑,上市時間為2020年11月19日,可用于治療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并在今年7月獲得新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受理,擬用于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
目前,國內市場上僅有恩沙替尼一款ALK抑制劑,其余3款進口藥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阿來替尼分別來自于美國輝瑞公司、瑞士諾華公司和美國羅氏公司,在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是從療效數據看,恩沙替尼優于克唑替尼且可與阿來替尼媲美,在國家醫保談判中亦將具有優勢,若談判后年治療費用向阿來替尼靠近,其降幅預計在60%~65%。
但是,“唯一”并不等于代表談判“穩了”,至少對于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市場對其談判結果并不樂觀。
阿基侖賽用于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末線治療,屬于細胞免疫療法,注射一針就能完全緩解病痛,但作為量身定制的個性化藥品,該產品的當前定價為120萬元,如果降價幅度太低,會越過醫保基金承受底線;但如果降價幅度過高,產品收入將難以覆蓋藥物的生產成本,企業的研發回款期被極大拉長。
所以,市場對于CAR-T參與國家醫保談判的期待值一直不高,但是由于其談判結果代表國家對罕見病藥與高價藥的態度,業內人士卻向記者表示很關注其進展。
此外,藥明巨諾(02126,HK)可能是業內的重要觀眾。今年9月3日,瑞基奧侖賽正式獲批上市,用于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藥明巨諾成為國內第二家手握CAR-T細胞制品的公司。但截至發稿,藥明巨諾尚未披露其產品定價,也因上市時間較晚錯過今年的醫保談判。而其競品阿基侖賽的談判結果,無疑將為瑞基奧侖賽的定價和來年的醫保談判提供寶貴參考。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 我國目前創新藥研發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靶向藥物研發同質化。醫保控費趨嚴、賽道越發擁擠,對企業來說,獲批上市的藥品需盡快批量進入市場變現,而納入醫保是最快的捷徑。
粵開證券分析師指出,雖然納入醫保的代價為大幅讓利,但在量價博弈中,藥品往往能享受藥品進院的紅利和新增患者需求的提升,最終通過以量換價為品種帶來增量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2823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