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1 15:32:03
每經編輯 程鵬 易啟江
美國通脹炸表般“破6”了!
當地時間11月10日周三,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連續第17個月上漲,同比上漲6.2%, 均超過市場預期,創下31年新高。對此,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扭轉通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能源領域。
據央視新聞報道,分析人士認為, 通貨膨脹率自今年春季起不斷上升致使拜登的支持率持續下降。
盡管人們此前普遍已經對美國通脹數據可能并非美聯儲所言是“暫時性”的早有推測,但當美國CPI數據真的從夏季的邁入 “4時代”、“5時代”,到隔夜的一舉“破6”,創下1990年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華爾街依然沒有多少人能繼續保持淡定。
幾個月來,投資者對通脹上升的擔憂相對較少。盡管存在通脹擔憂,但近幾周美股仍連續創下紀錄高位,因為企業盈利表明,企業已將價格上漲轉嫁給客戶,而非犧牲利潤。
但昨夜的美國金融市場瘋狂了: 美元指數一夜狂飆近百點,美債也被大幅拋售、收益率全線飆升,美國三大股指大幅收低,恐慌指數VIX跳漲逼近20,TIPS盈虧平衡通脹率創歷史新高,黃金和加密貨幣齊受買盤推升。
美國10月CPI近31年首度 “破6”
金融市場上演“動蕩一夜”
當地時間周三早晨,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發布10月CPI數據,進一步上行的數據也在挑戰市場對美聯儲“通脹暫時論”的信心。
(來源:美國勞工部)根據官方披露, 美國10月CPI環比上漲0.9%(預期0.6%),前值上漲0.4%;同比上漲6.2%,超過5.8%的預期, 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高,同樣也是近31年首度破“6”。
(美國CPI年率,來源:Investing)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勞工部同樣在周三披露十月美國時薪環比上漲0.4%,但扣除通脹后,實際薪酬就變成了環比下跌0.5%。
更令市場感到擔憂的是,之前幾個月不同, 十月通脹體現出整體性的物價上漲。能源、住所、食品、新車及二手車都成了本月通脹的主要貢獻方面,包含電力、燃油、天然氣價格的能源指數本月環比走高4.8%。此外作為占據CPI籃子權重達到三分之一的大項,住所(房租、房價)價格環比漲0.5%,也使得年化漲幅3.5%又回到2019年9月之后的高位。
即便去除價格波動劇烈的食品和能源, 核心CPI的漲幅也達到環比0.6%和年化4.2%,同樣創下1991年來的新高。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認為,“這份報告意味著當前的價格急升趨勢具有一定的持久力。在通脹前景方面,我認為在轉好之前,情況將繼續惡化,因為我們認為核心通脹要到2022年初的某個時候才會觸頂。”
MacroPolicy Perspectives經濟學家Laura Rosner-Warburton解讀稱,現在美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通脹涉及的范圍更廣,事態會變得更加激烈。 其中部分的原因在于供應鏈問題直到假日季來臨都沒能解決,大量的訂單/需求也反映出經濟本身還不錯。但變化也在悄悄發生,后續更廣泛的因素將推高通脹,而不是像過去幾個月那樣由汽車、以及經濟重啟后服務業價格飆升,那部分的因素可能是“暫時性”的,但整體來看并非所有的通脹因素都是那樣。
金融市場上,周三美國通脹數據的“爆表”,也令華爾街再度人心惶惶。
美元指數 周三大幅上漲近百點,盤中一度升至94.90,觸及了2020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債市場 對這份通脹數據的反應同樣劇烈,各主要周期收益率幾乎都出現了罕見的將近兩位數的基點漲幅。
因擔憂高通脹而引發的避險情緒,在隔夜也席卷了美股。美國三大股指周三均大幅收低,整個交易日一直下跌,加劇了前一天的拋售。 此前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周二結束了連續八個交易日創收盤紀錄新高的趨勢。標普500指數11個主要板塊中,八個板塊收低,能源板塊跌幅最大,公用事業股領漲。大權重的科技股最令標普500指數承壓,蘋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帶來最大拖累。
有著 恐慌指數 之稱的標普500指數波動率指標VIX周三盤中則出現跳升,一度逼近20關口。
美國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TIPS) 收益率跌至歷史低點。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時間 周三最令許多市場交易員感到后怕的一幕是,黃金價格也幾乎與美元指數同步飆漲,對通脹的深層次恐懼似乎在一時間打破了兩者之間更為常見的負相關性。
昨夜黃金盤中拉升近2%,逼近1870美元/盎司,帶動白銀、鉑金等貴金屬集體走強。
黃金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通脹對沖工具。 “我們又一次看到了火熱的通脹數據,”High Ridge Futures金屬交易部董事David Meger稱, “黃金是典型的對沖通脹工具,我們認為通脹是潛在的利多環境,將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推動金市大漲。”
美國通脹加速刺激金價大漲,黃金概念股迎來機會。北京時間周四,A股盤中,黃金概念股沖高,截至午間收盤,曉程科技漲超18%,國城礦業、萃華珠寶、金圓股份漲停,湖南黃金、金一文化、曼卡龍等不同程度上漲。 拜登:扭轉通脹是首要任務在美國周三CPI數據爆表公布后,拜登發表了講話。 拜登講話稱:
今天的報告顯示,通貨膨脹比上個月有所增加,通脹損害了美國人的錢包。扭轉這一趨勢是我的首要任務。報告中價格上漲的最大部分來自能源成本的上升——在這份報告數據后的幾天,天然氣價格已經下降。
拜登指示國家經濟委員會探索降低能源價格的方法,并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解決“任何市場操縱或價格欺詐行為”。
拜登還表示, 他致力于“美聯儲獨立監測通脹,并采取必要措施應對通脹”。 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理事布雷納德與拜登會面。知情人士說,拜登尚未就提名誰擔任美聯儲主席做出最終決定。 如果鮑威爾不能連任,布雷納德一直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人選。
美國10月CPI數據出爐后,分析認為, 這意味著布雷納德升任美聯儲主席的概率顯著下滑,因為她在通脹方面的鴿派立場可能刺激價格進一步上漲。
拜登還對就業數據表態,他指出,自其就任以來,失業率下降了70%,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創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平。周三數據顯示,美國至11月6日當周首次申請人數錄得26.7萬人,創2020年3月7日當周以來新低。
對于最新的通脹數據,民主黨參議員曼欽發表推文稱:
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對美國人民構成的威脅不是暫時的,而是越來越嚴重。從雜貨店到加油站,美國人知道通脹稅是真實存在的,美國政府不能再忽視美國人每天感受到的經濟痛苦。
從種種跡象來看,美聯儲似乎也知道通脹會比想象中持久,目前的堅持更多是在等待就業市場充分復蘇。
在上周的發布會中,鮑威爾表示目前通脹情況仍遠高于長期政策目標,供應鏈緊張問題也要比此前預期得更持久、更嚴重。雖然美聯儲知道高企的通脹對于低收入人群的影響,但貨幣政策工具解決不了供應鏈問題。 鮑威同時也表示,隨著疫情平息,供應鏈瓶頸疊加通脹都將會在2022年緩解,雖然很難給出確切時間,但通脹大致會在明年二、三季度回落。
多位共和黨人將通脹飛漲
矛頭對準民主黨經濟政策
在數據顯示美國10月通脹率升至31年來新高后,多位共和黨議員對民主黨經濟政策再次發出抨擊,認為這助長了通脹飛漲。
眾議院小型企業委員會資深成員、密蘇里州共和黨眾議員布萊恩·盧特克梅爾(Blaine Luetkemeye)周三指出, 民主黨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創紀錄的通脹。
“今天的報告顯示通脹飛漲,這再次確定了共和黨人一直以來的說法,”Luetkemeyer周三表示。“拜登和民主黨失敗的經濟政策正在壓垮美國的普通民眾。很明顯,物價將繼續上漲,而民主黨不計后果的支出計劃只會加劇問題。這是辛勤勞動的美國人在今年假日季前最不需要的事情。”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總統還表示:“這個感恩節……情況好多了,工資上漲得比通貨膨脹還要快。我們實現了真正的經濟增長。”
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過去一年,所有主要食品類別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總的來說,食品價格出現了30年來的最大漲幅。整體能源價格自去年以來上漲了30%,其中汽油價格上漲了49.6%,達到2014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自2020年以來,燃料油價格上漲了近60%。
雖然美國人錢包里的現金可能比去年多了4.6%,但他們的支出卻增加了6.2%。
針對創紀錄的消費者價格上漲,愛荷華州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成員阿什利·辛森(Ashley Hinson) 周三也將矛頭對準了民主黨人。
“我們的經濟現在沒有為家庭服務。”她指出。“食品和能源價格繼續攀升,而且顯然沒有很快回落的跡象。現在是時候降低稅收,并減輕小企業、家庭和農民的負擔了。與其花費(我們沒有的)數萬億美元,政府和國會應該共同制定符合常識的經濟政策,以降低商品成本……”
Hinson指的是眾議院最近通過了一項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并預計將很快對拜登總統1.5萬億美元的《建設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 )進行投票,該法案涉及廣泛的社會和氣候問題。
拜登政府認為,這項法案將有助于遏制通脹。拜登周三在推特上吹噓最近失業救濟申領人數下降,但卻對消費者價格指數報告避而不談。
眾議院交通和基礎設施委員會高級成員、密蘇里州共和黨眾議員山姆·格雷夫斯(Sam Graves)表示, “很明顯,拜登政府永遠不會承認,持續的大規模支出和激進政策正在使通脹永久化,他們將通脹視為暫時問題。”
“他們計劃在未來幾周內通過另一項數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而不是專注于供應鏈危機或削減高昂的監管成本。這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傷害,這個假日季及以后,他們將為一切支付更高的價格。”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程鵬?王嘉琦 易啟江
校對| 孫志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華爾街見聞、財聯社、央視新聞
“每經AI品房”小程序正式上線,
全國297個地級城市100萬個樓盤小區,
樓市資訊與樓盤分析智能獲取!
德爾塔毒株全球大流行,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