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3 19:17:24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打破剛兌后,我國金融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投資者將更加偏好長期穩健的收益,而單一資產的短期高波動性和長期不確定性決定了其無法滿足該需求。組合投資是居民資產配置的大趨勢。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旭
在中國居民投資理財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以房地產、銀行儲蓄為主調的投資策略正在發生變化。“房住不炒”、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等政策的不斷落地,居民資產配置的趨勢也呈現從現金、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向金融資產的轉變,配置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化,我國將迎來從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轉變的高峰。
11月12日,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在“新經濟形式下,居民資產如何下注”論壇上表示,從中長期看,宏觀經濟與政策環境的變化,將驅動中國居民資產配置結構繼續發生變化。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241萬億元。過去20年,以房產、股票和存款為主的資產占據了中國居民總資產配置的90%以上,但是資產配置結構正在持續發生變化:房產在居民總資產中占比從2005年62.8%的高位,緩慢回落至2019年的55.2%;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性質較強的金融資產占比開始逐年提升。
魏偉稱,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市場利率水平預計將趨勢性下行,對居民而言,一方面存款利息收益持續下降,無法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因此,非存款類的金融資產占比將持續提升;另一方面,中國房地產行業受到“房住不炒”及未來房地產稅等長效調節機制的壓制,未來將進入下行周期,資產增值效應將顯著下降,房產在中國居民資產配置中的占比可能進一步走低。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打破剛兌后,我國金融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投資者將更加偏好長期穩健的收益,而單一資產的短期高波動性和長期不確定性決定了其無法滿足該需求。”業內人士指出,組合投資是居民資產配置的大趨勢。
因此,如何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實現居民資產長期保值、增值的需求尤為迫切。
平安基金FOF投資總監代宏坤表示,相較于股票、債券等傳統模式金融產品,以FOF為代表的多資產配置工具正成為投資者的新目標。FOF產品部分解決了投資者收益差距大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風險分散,FOF的走勢更加平穩;另一方面FOF產品采取封閉運作或最短持有期的運作方式,限制了投資者不理性行為,這更符合當下市場波動大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穩定性的需求。
“由于單一策略容量和穩定的不足,資產分散可以說是市場上唯一的‘免費午餐’,組合投資能夠分散風險、降低波動,更適合居民資產配置。”業內人士稱,組合投資有利于實現投資分工精細化管理,最大程度發揮專業人士特長。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