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引全球擔憂 美股大跌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28 22:05:23

每經記者 李孟林 蘭素英    每經編輯 蘭素英    

上周,首發于南非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引發市場的濃重擔憂情緒,全球股市上周五全線下挫,美股當日創下2021年以來最大跌幅,其中,道指跌905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06.8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53.57點。另外,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也急劇下跌。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相繼對南非及其鄰近國家發布旅行禁令,但奧密克戎變體的傳染性、致病性或免疫逃逸等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歐洲地區,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雖然歐洲整體疫苗接種率較高,但各國和地區及年齡組的疫苗接種率差異較大。接種率較低的國家在本輪疫情中受沖擊嚴重。歐洲疾控中心發言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疫苗覆蓋率的差異給病毒傳播創造了充足空間。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稱,根據模型推演,明年春季該地區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可能超過220萬例。

德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破10萬例,圖為11月2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人們在一處新冠疫苗中心外排隊等待接種疫苗 新華社圖

新的“需擔憂變種”出現

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世衛組織在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后,決定將南非首次報告的最新新冠病毒變體B.1.1.529列為“需擔憂變種”(VOC),并命名為奧密克戎。

根據世衛組織定義,“需擔憂變種”指的是傳播性或毒性增加,臨床疾病表現改變,或者導致公共衛生措施、診斷工具、疫苗和治療方法的有效性降低的病毒變種。此前橫掃英國的阿爾法變體和目前在全球疫情傳播中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體,都被分級為“需擔憂變種”。

世衛組織指出,B.1.1.529變體含有大量突變,初步實驗證據表明,該突變株可能更具有傳播優勢,導致人體再次感染的風險增加。基于此,世衛組織要求各國共享基因組序列,向其報告初始病例或集群,并進行實地調查和實驗室評估,以進一步了解該突變株流行病學、嚴重程度、診斷方法、免疫反應等相關信息。

出于對奧密克戎的擔憂,全球股市大跌,美股在當地時間11月26日創下2021年以來最大跌幅。其中,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905點,跌幅為2.53%,盤中一度下跌超1000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06.84點,跌幅為2.2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53.57點,跌幅為2.23%。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急劇下跌16個基點。1月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收跌13.04%和11.32%。疫苗股出現大漲,輝瑞股價漲6.15%,再創歷史新高,BioNTech漲14.19%。

疫苗生產商輝瑞和BioNTech表示,已啟動對奧密克戎的相關研究,最晚將在兩周內獲得實驗室測試結果。兩家公司表示,若B.1.1.529被確認為免疫逃逸的變異病毒,將在六周內對其mRNA疫苗作出修正(adapt),新的疫苗可在100天內開始發貨。強生、阿斯利康也表態稱正在研究新變體對自家疫苗的影響。

新變體目前主要出現在非洲南部的幾個國家,但德國、意大利、英國、比利時、以色列和中國香港等地也已檢測到相關感染病例。南非的病毒學專家表示,目前正在對該變體的復制和免疫逃逸特性進行鑒定,數據將很快公布。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26日,南非醫學協會主席安吉麗克·庫切(Angelique Coetzee)介紹了感染奧密克戎變體的癥狀,并稱該變體目前僅引發“輕度疾病”。“癥狀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輕微咳嗽。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感染者并沒有失去味覺和嗅覺,也沒有明顯的癥狀。”庫切透露。

歐洲日均新增4200例死亡

進入11月以來,歐洲再次成為全球疫情“震中”,新增感染病例居高不下。上周,法國日增確診病例突破三萬大關,創下今年8月第四波疫情以來的最高,法國總理讓·卡斯泰也于上周確診。斯洛伐克、捷克、荷蘭、匈牙利四國單日新增病例均創下歷史新高,德國累計新冠死亡人數突破10萬。

11月23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表示,新冠病毒已成為歐洲區域的“頭號致死原因”。過去一周里,該地區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數較之前一周增長11%,日均新增新冠死亡病例接近4200例,比9月底時的數據增加一倍。根據模型推演,明年春季該地區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可能超過220萬例,比目前總死亡人數多出70萬。

由于疫苗接種率低,匈牙利和奧地利等歐洲中部國家在本輪疫情中受到嚴重沖擊。目前,歐洲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占總人口的67%,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但是不同國家、地區和年齡組的疫苗覆蓋差異比較大。據歐洲疾控中心的數據,截至11月15日,在歐盟/歐洲經濟區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中,92.5%的成年人已完成疫苗接種,而在接種率最低的國家,這一比例只有27.9%。

“疫苗覆蓋率差異給病毒的傳播創造了充足的空間。”歐洲疾控中心(ECDC)發言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外,研究證明疫苗的效力會隨著時間而下降,而德爾塔變體傳染能力更強,部分國家過早地放松非醫學防控手段,這些復雜的因素共同造成了本輪疫情(感染人數)的上升。”

歐洲疾控中心11月24日表示,各國應該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并推薦所有成年人開打加強針,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群。11月25日,歐盟藥監局批準在5~11歲兒童中使用較低劑量的輝瑞/BioN-Tech疫苗。

歐洲疾控中心強調,疫苗接種需要時間,因此必須保持或重新啟用非醫學手段的防疫措施。該中心發言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歐洲進入假期季,人們將會外出旅行和室內聚會,如何動員人們遵守這些措施變得更加緊迫。”

嚴峻疫情之下,多國已經開始實行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加強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的“疫苗通行證”制度、宵禁、取消圣誕市場等公共活動。

繼宣布將于明年2月1日實行強制疫苗接種后,奧地利于上周一率先重啟“封城”政策,居民除上班、采購日常生活用品和運動外不得外出。11月25日,疫苗接種率在歐洲地區墊底的斯洛伐克宣布開啟為期兩周的封城。

注:以上采訪內容僅代表采訪對象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