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30 14:43:59
每經特約評論員 魯子舜
近日,《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該《意見》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應對老齡化的舉措,著力解決老年人在養老、健康等方面的現實需求。
上述《意見》一個鮮明的特色是將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發展老齡事業。針對中國特殊國情,未來一段時間,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要更加強調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以精準化為基本原則,將重心聚焦于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上。
做好老齡工作的前提,是能夠對老齡數據進行精準測算和分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很多人動輒拿這個數字“說事”,說老齡化的壓力有多大多大。事實上,2.64億人這個數字,既非全部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對象”,甚至也不能從養老金領取的意義上講。在很大程度上,多數60至70多歲的老年人是不需要入住養老機構、不需要提供照料護理服務的。如果不能對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身體狀況的人進行精準分析,老齡工作特別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很可能就是一筆“糊涂賬”。
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養老體系建設的重點服務對象,應當聚集于“關鍵少數”。也就是說,主要針對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據測算,目前至少有4000萬以上的老年人,屬于失能或者半失能狀況,需要別人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或照料才能達到正常生活狀態。一個地方要對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年人情況有比較精確統計,才能夠進行精準設計、精準投入,滿足老年人需求。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要樹立“去機構化”的理念。當前,提起養老服務,許多地方和領導干部想到的就是建設各式各樣的養老服務機構,比如養老院、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這些年,一些地方也確實是把相當多的資金投入了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養老床位的數量得到了迅速增加。但是,多數養老機構都出現了床位閑置的現象,有的鄉鎮敬老院甚至90%左右的床位長期閑置,有的農村幸福院建成之后就基本沒有使用過。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于沒能從“需求側”出發來考慮,沒能考慮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對于多數老年人來說,只要有可能,他們還是希望在熟悉的環境里生活,也就是,不愿意離家到養老機構去生活。因此,對于未來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必須樹立一種“去機構化”的理念,原則上不進行機構建設,而將有限的資金用于支持為特殊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社區照料服務,比如為希望居家養老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護理等服務。
發達國家和國內一些地方的實踐表明,以“去機構化”的理念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僅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高,而且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可謂“一舉多得”。當然,必要的養老服務機構也是需要建設的,但首先要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進行認真論證,根據當地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進行建設。
涉老資金整合利用也是一個重要命題。當前,老齡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財政資金也往往由不同部門使用。但實踐中,資金使用的效率與精準性還是值得關注的。比如,當前不少地方對80歲以上老年人甚至65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但發放高齡津貼的目的以及高齡津貼的用途到底是什么,沒有進行認真論證。有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好、身體條件較好的老年人拿到高齡津貼后,很可能就是到飯店進行一次普通消費,這是不是符合高齡津貼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值得研究的。如果將高齡津貼改為失能護理補貼,政府對所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而且失能程度越高、補貼越多,老年人可以用這筆錢來購買上門護理服務,估計會產生“雪中送碳”的效果。
有機構測算,當前老年人醫療費用占全部醫療費用的80%左右,但針對老年人的大量醫療行為完全可以由非醫療性質的護理照料來承擔,沒有實質意義的醫療既增加了老年人的痛苦,又給醫保基金帶來壓力。如果醫保制度更好地與老年人長期護理制度銜接,一方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料護理服務,另一方面也可節約不少醫保資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