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6 22:02:21
昨天,A股再次利用上周末的利好,整了一出沖高回落的戲碼,虧錢效應比上周四更甚,超過35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個股的漲跌幅中位數是跌1.6%。顯然,尾盤那一波跳水是在擔心中概股。
港股依然沒有企穩,拖累了互聯網、生物醫藥、科技股等,這個情緒也傳導到A股的科創板和創業板。
中概股的表現會繼續影響A股嗎?這應該是當下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我們需要繼續觀察中概股的表現,如果再受挫,就是一個負反饋。
央行消息顯示,將于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預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富時A50期指在降準消息出來后出現小幅拉升,隨即回落,可見市場反應并不強烈,我們還是要以平常心看待。全面降準還是略超預期,不過對A股而言效果難說,還是要理性客觀交易。
滬指壓力位仍需考驗
該怎么看待昨天指數沖高回落呢?
上周五,市場出現許久未見的強勢走勢,但只一天就被打回了原形,驗證了之前的觀點,A股只是有韌性,但是轉強的道路是曲折的。此前說到,上證指數必須站穩3630點才算跨年行情,昨天這個位置附近驗證是壓力。既然壓力驗證了,短期策略就變得清晰了,只要未來幾天指數能夠吃掉這個壓力,就算變強了。
當然,風險意識也是要有的。如果今天指數只是反彈一下,然后繼續走弱,就要小心市場情緒的宣泄了,風險可能不只是某個板塊。券商股昨天沖壓力不成,又被拉了回來,如果再沖不成,可能破罐子破摔,小心坑隊友了。相反,如果昨天沖進券商股的投資者,未來幾天能夠解套甚至盈利,肯定是積極信號。
盤面的風格是二八分化,節奏太快,低估值板塊走強,有投資者直呼難以把握。
其實,問題的核心是有沒有全面行情?如果有,基本上大多數板塊會有表現,之前的熱點比如汽配、軍工、半導體、金融、稀土、元宇宙等都會輪動到,只是漲幅可能不如新熱點;如果沒有,市場就還是之前的熱點。
這樣一比較,問題是不是簡單了?在達哥看來,可以兩手都抓,既要關注證券、綠電等這類潛在新熱點,又要等待之前老熱點的回調機會。
醫藥板塊現回暖態勢
昨天看到一條醫藥消息,醫藥產品也漲價了。近日,有消息稱,北京同仁堂下發調價通知,將安宮牛黃丸的銷售價格從780元提至860元,漲幅約為10%。北京同仁堂店員稱4天前就已經漲價,原材料牛黃和麝香均漲價。
醫藥板塊近一年一直低迷,主要還是集采的影響。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提價,也要看看后續其他藥品會不會也提價,這樣或許可以給醫藥板塊帶來一些刺激效應。
上周五,備受關注的醫保談判落地。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2021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從談判情況看,67種目錄外獨家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價61.71%。此次談判新納入7個罕見病用藥,此類高價藥談判成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今年的平均降幅。
從本次醫保談判結果來看,談判總體成功率80.34%,為歷年最高,降價幅度61.71%,亦為歷年最高,主要是醫保控費決心和藥企對藥品納入醫保的強烈意愿共振所致。從藥品獲批上市到進入醫保的時間繼續縮短,國產重大創新藥品的時間間隔平均僅1年2個月。此外,國產藥品相比同類進口藥品談判更加順利,主要是由于進口藥物需維持全球價格體系。
醫保控費政策常態化下,一方面,國產替代提速;另一方面,創新趨勢將會更加明確。受經濟預期影響,醫藥行業防御屬性受到了機構青睞,近期呈現回暖態勢。此次醫保談判落地,疊加新冠疫情催化,醫藥板塊在目前位置的筑底是有希望成功的,明年的表現大概率超過今年。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