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1 09:39:31
◎李實認為,我們國家轉移支付的項目種類比較少,轉移支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對低收入人群轉移支付的項目。比如很多國家采取了對困難群體的家庭實行兒童補貼,像這種轉移支付的項目是可以引入的。
◎李實表示,各級政府要制定一些鼓勵性的政策,讓企業和社會群體不僅放心做好企業,同時又有余力去做一些社會公益性事業,這樣三次分配才能夠健康發展起來,才能夠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明明 每經編輯 陳旭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會議強調,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
共同富裕是我國一項極為重要的長期任務,如何推動這一宏大目標的實現?如何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從而更好實現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關系?帶著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李實進行了專訪。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請問稅收、社保、轉移支付如何才能加大調節力度?
李實:現在收入分配當中分為三個層次: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其中在再分配過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導性的作用,要利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政策手段來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
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三個手段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所起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怎么來加強?首先要讓稅收能夠更充分發揮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這就需要改變現有的稅收結構,比如要增加直接稅的比例,降低間接稅的比重。
如何來提高直接稅的比重?一方面要對個人所得稅進行改革,另一方面要逐步開征其他一些直接稅稅種,比如說財產稅、房產稅、遺產稅、可贈與稅等。
目前個人所得稅主要是工薪稅,即有工資收入的人群如果超過起征點就需要繳納,而其他一些高收入人群,如果其收入不是來自工資,那么他可能采取某種方式而不用交個人所得稅。另外,個人所得稅要有一個動態的調整機制,要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物價上漲程度以及經濟和收入增長的情況進行不斷調整。
其次,社會保障也要起到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目前社會保障的繳費并不完全和個人收入成正比例,所以要讓社保繳費和收入水平直接掛鉤,讓高收入人群多繳費,低收入人群少繳費。
另外,社保待遇特別是養老保障的待遇差別比較大,在不同人群之間這種差別比較明顯,特別是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障待遇顯著低于城鎮居民,更低于城鎮退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
所以要較大幅度提高農村居民的養老待遇,既能夠緩解老人貧困,也能夠縮小收入差距。
第三,關于轉移支付,我們國家轉移支付的項目種類比較少,轉移支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我認為還需要增加一些對低收入人群轉移支付的項目。
比如很多國家采取了對困難群體的家庭實行兒童補貼,像這種轉移支付的項目是可以考慮引入的。另外目前因病致貧的問題還比較常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僅僅靠報銷醫療費是不夠的,要給予這些家庭一定的生活補貼。
NBD:會議指出,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具體應該怎么做?
李實:公益慈善事業主要涉及第三次分配。目前我們國家在三次分配方面還存在著短板,還缺少一定的社會環境支持、制度安排以及相關的鼓勵性政策。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當然,這一定是自愿的主動的企業或個人行為,不是強制性的。
要讓公益組織能夠積極投入到三次分配中,就需要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要鼓勵他們有信心、有熱情、自愿地去做各種各樣的社會公益項目。
各級政府也要制定一些鼓勵性的政策,讓企業和社會群體不僅放心做好企業,同時又有余力去做一些社會公益性事業,這樣三次分配才能夠健康發展起來,才能夠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NBD:會議提到,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請問當前要如何加強就業?
李實: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了就業問題,就解決了一大部分民生的問題。所以首先要保證老百姓有一個穩定的、高質量的就業。
當前,我們一定要把就業作為最優先的政策保障。一旦經濟出了問題,首先受到沖擊的往往是就業,就業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收入,就會影響到一些困難群體的實際生活。
所以說保住就業就是保住了經濟發展的底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使經濟保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發展軌道上,這樣才能夠穩定就業和穩定老百姓的收入,以及穩定民心。
這次會議再次強調就業優先的原則,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當前處在新的發展階段,還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強調提高效率,通過創新來發展經濟做大蛋糕,我們才能夠實現共同富裕的遠景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