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2 07:50:15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程鵬
12月2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雙減”工作情況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
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各地各校普遍制定了比較完善的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的校內公示制度,作業總量和時長調控基本達到了規定要求。據統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超97%家長表示滿意
機構壓減超八成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一級巡視員胡延品介紹,從9月份起,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名義,每兩周對“雙減”主要指標進度排名后10位的省份進行通報,督促進展慢的省份加大力度,確保工作能夠實現階段性目標。對通報的指標,根據全國的工作進度和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適時作出調整。截至目前,已印發6期通報。
胡延品進一步表示,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和勞動用工風險排查不全問題,對10個省市開展了專項督辦。要求10個省市全面排查、完善調度機制、加強督導檢查,看住重點機構、管住重點賬戶?!皩?個‘雙減’國家試點進展慢的省市,我們印發了專門的督辦通知,督促8個省市進一步增強試點的責任意識,加快推進‘營轉非’和培訓預收費的監管工作,能夠起到試點地區應有的示范作用?!?/span>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獲悉,經過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減”政策不只是單純減輕學生學業壓力,也要在減負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對于校外學科培訓的治理,短期內可能還存在不斷替代、再生、轉換、變異的形式,因此,需要制定專門的指導意見,實行常態化監管。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教育部在“微言教育”“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和“中國教育發布”客戶端開設舉報專欄,接受群眾實名舉報。從舉報平臺數據看,11月份共收到的舉報線索4280條,數量大幅下降,印證了“雙減”工作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學校落實“雙減”的工作也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和好評。國家統計局在秋季開學后的專題調查顯示,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時間比“雙減”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表示滿意。學校直報平臺收到了7714萬份家長無記名調查問卷,97.3%的家長反映對學校減負提質工作表示滿意。
統籌社會資源參與學校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走訪中注意到,“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教師工作時間延長、壓力增大的問題客觀存在。
此前,北京某小學班主任趙老師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雙減”實施后,校內老師的工作時長有所增加,尤其家離學校遠的老師,感受更為明顯。為保證教學質量,目前學校課后服務均由校內老師承擔。?
針對老師工作負擔加重的問題,呂玉剛表示,“雙減”工作實施以來,由于很多老師參與了課后服務工作,客觀上確實給老師增加了一些新的負擔,這是現實。對老師的負擔問題,從組織上、從教育部門,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去創造條件,盡可能地做到不要讓老師的負擔過重。
談及具體舉措,呂玉剛指出,首先,要按照編制把教師補充到位。其次,要積極探索推行教師的彈性上下班。
第三,統籌利用社會資源,吸引一些社會上的專業人士參與學校工作。呂玉剛表示,由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去遴選,包括一些有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的專業人士,經過遴選之后,認定他有這個條件,遵守基本制度,能夠較好地履行課后服務工作任務,可以把這些有品質的機構和專業人士引入到學校來。
“但不是由學校直接和這些機構去聯系,這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不允許的,而是要經過教育部門統一遴選若干個,然后提供給學校去自主選擇、使用,收費要符合相關規定,通過多種途徑來減輕教師的負擔問題?!眳斡駝傉f。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介紹落實“雙減”工作情況時表示:“我們發揮了本校教師的優勢,開設了藝術、體育、科技、勞動教育等方面的課后活動,同時還引入了優質的社會資源,比如說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北京服裝學院、首都體育大學、中國京劇院、北京舞蹈學院,通過合作,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效保障?!蹦壳埃瑢W校開設了40多門課后服務課程,學生的參與率達95%以上,調研顯示孩子們對課后服務滿意率超過98%。
記者|張懷水?編輯|陳星 程鵬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