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7 22:12:50
每經記者 可楊 每經實習編輯 楊夏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圖片來源:百度供圖
“未來10年,AI將成為改變世界的有力工具,千行百業被重構,人們的生存空間將大大拓展,技術的價值將被充分開發。”在12月27日下午舉行的百度Create 2021(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
近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國家已批復探月工程四期任務。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這三個任務將在未來十年之內陸續實施。
在航天領域,AI技術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人工智能以后必然會越來越多地滲透、利用在航天技術方面,使航天技術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越來越精確、簡便。
李彥宏與歐陽自遠對談
圖片來源:百度供圖
在航天領域,AI技術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認為,AI技術一定會與航天各個領域逐漸深度融合。
具體能夠如何結合?李彥宏提到,AI很重要的兩個能力,感知與控制都已經在航天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火星和地球的距離遙遠,光信號從地球跑到火星就需要好幾分鐘甚至更久,這意味著在火星上進行深空探索的機器人必須完全自主學習外界環境,并且自主作出決策判斷。其中,AI感知和控制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歐陽自遠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必然會越來越多地滲透、利用在航天技術方面,使航天技術的感知能力、控制能力越來越精確、簡便,并且能夠快速地實現目的。他認為,這是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他以嫦娥三號、四號降落在月球的過程舉例,要尋找平安的降落點,需要拍照、再利用AI進行分析,如果不適合降落,就要立即尋找下一個點,他指出通過AI分析可以極大提高落點分析的速度和準確性。“一秒鐘都不要,快捷而且精確,就這樣拍完以后它選了一個位置落下去,確保平安,四條腿落在一個平面上,然后把軌道搭下來,月球車從著陸器上慢慢走下來。”歐陽自遠表示。
而在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過程中,李彥宏認為,可以用AI技術讓科研站更加智能,比如未來月球科研站的內核,可以是集感知與控制一體的;具備自學習能力的AI大腦,可以幫助月球基地的建造、無人值守的科學探測以及資源開發利用。
歐陽自遠則認為,建立月球科研站,第一個問題是要有能源,所以現在的觀點是希望用機器人上去,通過將月球的土壤3D打印成太陽能發電板,再用機器人把發電板鋪設起來,建成太陽能電站。
歐陽自遠表示,AI與航天技術的結合是必然的。“我相信以后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越來越)密切的結合,就是我們在技術上更快地提高,在效果上更準確地獲得我們需要的數據。”
“中國有著海量數據和豐富場景,也有著完善的產業鏈,更有著鼓勵創新創造的政策。毫無疑問,中國是AI成長的深厚土壤。”李彥宏表示。
他進一步表示,在中國,幾乎每個終端都帶著芯片,家電、社區、城市也因此智能了起來,比如無人駕駛的汽車、無人值守的收費站、無人售貨的超市等等。同時,中國戰略性地提出,要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而放眼全球,李彥宏稱,隨著技術應用門檻不斷降低,創造者們也將迎來屬于人工智能的黃金10年。他表示,未來10年,AI將成為改變世界的有力工具,千行百業被重構,人們的生存空間將大大拓展,技術的價值將被充分開發。李彥宏認為,AI將顯著降低技術門檻,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技術“大底座”。
李彥宏介紹,經過多年研發沉淀,百度包括飛槳深度學習平臺、昆侖芯片,以及語音、視覺、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AI技術和平臺在內的“AI工具箱”,已成為助力各行各業的新型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將是影響未來10-40年的重大變革,可使5年之內中國一線城市不再需要限購和限行,10年之內基本解決擁堵問題;汽車機器人則是百度對汽車發展的未來判斷,百度將在2022年上半年公布首款概念車,并在2023年量產交付首款汽車機器人。
人工智能技術帶給人們的驚喜和可能性,如同月之亮面。人工智能潛在的失控及凌駕乃至威脅人類的可能,則如同月之暗面。李彥宏坦言,人工智能在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確實在安全、隱私、公平等方面,給社會治理帶來了新挑戰。“菜刀是用于做飯還是作案,核能是用于發電還是發射,全都取決于控制者。人工智能也一樣,能否打造出負責任、可持續的AI,全都取決于創造者的歷史責任感。”
封面圖片來源:百度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