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01 20:57:17
◎智能化、數字化是趨勢,但企業在大力發展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以人為本”的導向,機器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剛剛過去這一周,地產圈或主動或被動,被2021萬科總部最佳新人獎獲得者“崔筱盼”刷了屏——她是萬科首位數字化員工,也是一個機器人。
最先關注到這位“崔筱盼”是2021年12月23日,業內有人在小范圍宣傳這件事,但并未引起太大關注,就連萬科內部人員對“崔筱盼”也不是特別關注。
“崔筱盼”的背景是什么?
根據郁亮的介紹,她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學會了人在流程和數據中發現問題的方法,以遠高于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
“崔筱盼”的名字,源自她負責的提醒、提示工作,即“催”和“盼”。創造“崔筱盼”的初衷,是希望賦予系統算法一個擬人身份,以更有溫度的方式與同事溝通,讓數字世界與人類世界協同推動工作。事實證明,大家對來自“人”的關注更敏感,在算法加持基礎上,依靠深度神經網絡技術渲染的虛擬人物形象輔助,“崔筱盼”的工作成效顯著。
但“崔筱盼”之所以引發公眾大討論,是因為許多解讀將之與機器代替人工的構想等同。在當前的行業背景下,這樣的論調無疑極具沖擊力,被裁員、降薪包圍的地產從業者們很容易與這樣的觀點產生共情,焦慮的神經再次被挑動。
這或許正是萬科有意無意的“故意”之為。畢竟為一套系統賦予人的形象,還頒發最佳新人獎的殊榮,它隱喻著什么,不言自明。
“崔筱盼”真的值得我們神化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實際上,根據萬科的說法以及記者的了解,“崔筱盼”的算法系統在其他行業早有應用,而且功能已經進化到具有人類某些特征的程度,只不過“催辦”與“付款”結合在一起在一些行業中是備受爭議的,所以我們從未見到像萬科這般如此高調的行為。
再者,自從AI出現的第一天起,機器取代人工的擔憂就一直伴隨,在某些脆弱的時間點,總能撩撥到人們敏感的神經。
人工智能的確在一些方面能夠做得比純人工更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節約成本。但時至今日,還未見到能夠完全、徹底被機器取代的職業出現。
在機械屬性較重的制造業等領域,機器人、智能化能發揮較大作用,但在集約化程度高、人員密集型企業,人與人的溝通、精細化管理、人工的能力仍然是主要需求,如機器人寫稿、機器人廚房等等技術已經日益成熟,但目前仍只是輔助人工。
而且,在人工智能已經很高級的當下,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工作,反而還誕生了一些新的職業。
一位互聯網大佬曾說過,未來30年,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制造業都將是服務業,未來的服務業也必須是新型制造業。因為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人工智能一定會讓機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業,而人類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更有體驗的工作,服務業一定會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
智能化、數字化是趨勢,但企業在大力發展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以人為本”的導向,機器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至少在目前的技術發展階段,“人”依然是企業依賴的核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