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1 20:49:15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孫磊 盧祥勇
進入2022年,汽車賽道仍舊熱度不減,連數碼圈的“大佬”索尼(即索尼集團公司)都宣布要造車了。
日前,索尼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田憲一郎宣布將成立一家名為Sony Mobility Inc.(索尼移動出行公司)的運營公司,計劃在2022年春季通過該公司探索進入電動汽車市場。目前,索尼正在研發的電動汽車名為VISION-S。
據介紹,索尼移動出行公司旨在以最佳方式利用AI和機器人技術,幫助實現一個人人都能與機器人和諧共處的世界,其業務主要包括VISION-S、自主型娛樂機器人aibo,以及無人機Airpeak等。
“索尼作為一家重新定義移動出行的‘創意娛樂公司’,在該領域極具優勢,VISION-S是索尼推動移動出行演進發展的重要舉措。”吉田憲一郎認為。
全新SUV原型車已開始道路測試
事實上,索尼進軍出行領域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CES 2020期間,索尼就發布了“VISION-S”理念,并展示了其原型車。同年12月,索尼在歐洲開始公開道路測試,對車內外安裝的圖像和傳感技術的安全性,以及人機界面(HMI)系統的用戶體驗進行驗證測試。
彼時,就有傳言稱索尼正在切入造車賽道。但索尼方面對此進行了否認,并表示“公司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VISION-S只為展示技術,索尼無意造車。”
在CES 2022期間,索尼發布了一款全新的SUV原型車(VISION-S 02),該車與此前發布的原型車(VISION-S 01)搭載了同樣的電動車載云平臺,目前已開始進行公開道路測試。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索尼中國)
據了解,索尼Vision-S 02由索尼人工智能團隊和機器人團隊打造,配備兩臺電動機提供的四驅系統,安裝40個傳感器,包括CMOS圖像傳感器和激光雷達。同時,車輛搭載的VISION-S系統還可以結合車載音響系統和人機界面系統實現直觀的駕駛交互,使駕駛員可以從車內準確判斷周圍環境情況,例如四周是否有應急車輛。目前,索尼正針對VISION-S車型在歐洲進行功能驗證測試,以期發布針對公開道路的L2+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4月,索尼已經開始了5G環境駕駛測試,以期為其電動汽車提供更多技術支持。索尼方面表示,VISION-S系列車型的車輛設置、鑰匙鎖和用戶設置可以通過5G通信技術連接到云端進行同步。由于車輛更新可通過空中推送升級(OTA)實現,所以車輛可以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不斷提升服務功能和附加價值。
主營業務受沖擊 欲尋新增長點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之一,索尼的主營業務包括游戲與網絡服務、音樂、電影、SIPS(影像相關)、CMOS處理器和半導體等。不過,隨著近年來5G技術的發展,索尼的主營業務也受到了沖擊。
索尼公布的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PS4的出貨量比上一財年同期下降了140萬臺;PS5和PS4游戲軟件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總銷量為6360萬部,比上一財年同期下降了2780萬部。不僅如此,索尼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2131億日元,較上年同期的4586億日元下降了54%。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索尼也在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并逐漸向綜合娛樂集團轉型,目前游戲、音樂正成為其主要業績驅動因素。同時,索尼也在不斷加碼車載市場。
業內分析認為,索尼在車載領域的布局將為其進軍造車領域提供基礎,而其最大的優勢可能集中在智能化層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CIS)市場中,索尼占據了近半數的份額,而圖像處理芯片和半導體又是智能電動車的必備硬件。
自2014年以來,索尼投入了大量資金在車載CIS市場。如,2021年11月,索尼推出了首款車用高性能傳感器——激光雷達,有望在今年3月開始對外供貨。該款產品支持應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系統,能以15厘米的距離分辨率實現高精度、高速度的測量,測距可達300米;2020年8月,索尼發布高精度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芯片,除了應用在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領域外,還能夠為汽車服務等領域提供精準定位和穩定通訊功能。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報認為,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進程加快,華為、小米、蘋果、索尼等消費電子和通訊等領域巨頭,將給汽車行業帶來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革命。
華西證券研究員崔琰表示,索尼等電子巨頭入局電動汽車領域,將加速行業變革。而電動智能變革又將推動整車商業模式大變革,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將愈發凸顯,驅動估值重構。
記者|裴健如?編輯|孫磊?盧祥勇 王嘉琦
校對|程鵬
本文來自我的小伙伴:NBD汽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