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5 22:49:57
◎賀青華說,專家們分析研判,奧密克戎變異株不影響我國現有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對防范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是有效的。
每經記者 張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節日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當前,我國面臨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輸入疫情的雙重挑戰。春運即將開始,人員流動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國疫情總體形勢還是平穩的,局部地區發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總體上能夠做到短時間內有效控制。
當前奧密克戎已經導致本土疫情,從全國層面來看,防控措施會不會升級?針對奧密克戎,會有哪些進一步的防控舉措?
對此,賀青華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有14個省份報告了奧密克戎輸入病例,天津、河南也報告了本土奧密克戎疫情。從全球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傳播,在有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主要的流行株。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傳播蔓延,通過人和物輸入我國的風險也在逐漸增大。
賀青華說,專家們分析研判,奧密克戎變異株不影響我國現有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對防范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是有效的。
具體而言,在“外防輸入”方面,一是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全程閉環管理;二是嚴格管控接觸入境人員物品和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三是加大相關入境物品的抽檢比例;四是嚴格實施入境航空器終末消毒等措施,不斷強化源頭管控,嚴把疫情輸入關。
“內防反彈”方面,一是持續開展重點人群、重點場所和重點單位的監測預警;二是持續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三是持續引導公眾堅持做好日常的衛生防護,常通風、戴口罩、勤洗手等;四是快速處置發生的每一起散發或者聚集性疫情,有效遏制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和擴散。
賀青華表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關注并密切跟蹤包括奧密克戎在內的全球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流行趨勢,加強相關變異株的傳播力、致病性和對疫苗免疫效果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及時分析評估輸入風險傳播的可能,根據評估情況指導各地動態調整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春運即將開啟,人員流動將明顯提升,交通運輸部門如何做好春運疫情防控工作?
對此,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回應稱,為做好春運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經國務院同意,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成立了春運工作專班,由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等14家單位參加。
“春運工作專班成立以來,我們制定并印發了總體工作方案,組織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周旻說,總的來說,做好今年春運疫情防控工作,要按照引導錯峰出行、降低旅途風險、加強人員防護的基本原則來開展。
具體而言,主要有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重點客流的行前引導。交通運輸、人社、教育、文旅等部門將密切溝通協作,積極引導務工人員錯峰返鄉返崗、高校學生避峰放假開學、旅游景區限量預約錯峰接待。對于務工人員、高校學生等重點群體,有集中運輸需求且具備條件的,將組織開行包車、專列、包機等“點對點”運輸,引導有序出行。
二是加強交通運輸場站和運輸工具疫情防控。指導各地督促客運和客運場站經營者按規定對交通運輸工具、場站進行通風消毒,嚴格查驗旅客健康碼,開展體溫檢測,提醒旅客全程規范佩戴口罩,落實“一米線”外等候等要求。優化售票組織,積極拓展線上售票渠道,鼓勵采用人臉識別等非接觸方式進站,及時增加進出站的通道和安檢通道,加強站內客流疏導組織。
同時,按規定落實交通運輸工具控制載客率、設置隔離區等要求。加強對春運一線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嚴格落實個人防護要求,規范操作流程。
三是強化口岸疫情防控。落實“外防輸入”要求,嚴格執行公路水運口岸入境運輸“客停貨通”政策,以最嚴措施組織做好“點對點一站式”入境人員接運,加強閉環管理。對口岸直接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嚴格落實集中居住、封閉管理,做到人員相對固定、規范防護,并實施高頻核酸檢測和日常健康監測。
強化口岸環境檢測消毒,針對候機樓、候車室等重點場所環境,定期開展預防性消毒。對旅客和行李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加大消毒頻次,對運輸感染者的口岸交通工具嚴格進行終末消毒。
四是做好應急防控應急準備。指導各地完善應急預案,根據疫情不同規模等級,以及可能引起的交通管控、客流突變等情況,周密開展運輸組織、應急處置、運輸服務保障工作,儲備應急物資和應急人員,確保運力和應急隊伍安全可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