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7 19:22:48
縮量的時候更適合觀察誰在放量。今天放量的板塊和股票,還是有積極意義的,這證明有資金愿意去參與,尤其是越臨近節前,這種參與就越顯得珍貴。但有一點,需要有正反饋才行,不能把這些放量的資金全套在里面。對于這些放量并且不套人的板塊和股票,要做好持續追蹤。一般來說,資金有記憶效應,節前火熱的板塊,節后還能火熱一段時間。這個很好理解,春節過后,除了消息刺激之外,資金都是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就只能找這些之前有賺錢效應的板塊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今天開盤前,央行發布公告,開展7000億1年期MLF操作和10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其中MLF中標利率是2.85%,逆回購操作利率是2.1%,均比上月下降10個基點。
MLF利率被視為準基準利率中的基準。在貸款層面,基準利率是LPR,1年期LPR被稱為實體經濟的基準利率,比如企業貸款多是參考LPR定價。5年期LPR被稱為樓市的基準利率,比如房貸利率多是參考5年期LPR定價。
很多朋友解讀說,這次MLF與逆回購的“降息”,主要是為了緩解春節流動性不足的局面。在達哥看來也不完全是,為了緩解流動性完全可以等到月底再降,所以從這次MLF的量、價、時間來看,都是超預期的。
12月的降準之后,緊接著“降息”,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號,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正在下行的軌道上,未來固收類收益率會繼續下降,比如銀行存款、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如果你看到有4%、3.5%這樣收益率的產品要珍惜了,未來這類高收益率的產品可能會越來越少。
央行的政策本質上是為了今年的經濟發展服務。雖然2021年的GDP增速超預期,但從去年的季度增速來看是高開低走的,尤其是去年四季度的GDP增速只有4.0%,下行的壓力不小。所以今年的經濟政策任重而道遠,降準降息是可以預期的,消費和投資將是繼續發力點。
與此同時,這次“降息”也直接對沖掉美聯儲加息的壓力。之前市場充斥著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本質上還是市場信心的脆弱。有了政策的支持,只要選對方向,那么就應保持耐心。
受超預期利好的影響,今天的A股不反彈都說不過去,迎來了期盼中的普漲格局,格局打開,這才是新年應有的表現。從今天的市場來看,就兩條主線:疫情線和數字經濟。
疫情這條線以防御性為主,中藥、新冠檢測、新冠口服藥、預制菜等,有的已經有不小漲幅了,有的熱度剛出來。新冠檢測概念異常火爆,此類股已高度爆炒,極可能已強弩之末;新冠口服藥反而有望成為接力的新龍頭。對這些新的熱度題材,策略上可以看長做短,看回調的機會。
周末數字經濟成為熱詞,數字經濟的根本在于數據的基礎建設和下游的應用。從當前來看,主要涉及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安全、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之前資金介入程度深,有了風口催化,板塊就掀起了漲停潮。
其實,不論是大數據、云計算、數字貨幣還是數據安全,都屬于國產軟件板塊,受利好刺激,這個板塊有望得到估值重塑。科技中的“專精特新”大部分都是中小創,加上國產軟件調整已有很長時間,這個板塊在今年或迎來一大波估值修復。
從指數表現來看,上海市場是縮量的,成交金額從4600億萎縮到4300億左右,開始出現了春節效應,上證指數漲幅平平,連缺口都沒有回補掉,不能說強。
節前市場的量能,很可能就維持這樣一個狀態甚至更低了,還記得達哥之前說過的嗎?縮量的時候更適合觀察誰在放量。今天放量的板塊和股票,還是有積極意義的,這證明有資金愿意去參與,尤其是越臨近節前,這種參與就越顯得珍貴。但有一點,需要有正反饋才行,不能把這些放量的資金全套在里面。
對于這些放量并且不套人的板塊和股票,要做好持續追蹤。一般來說,資金有記憶效應,節前火熱的板塊,節后還能火熱一段時間。這個很好理解,春節過后,除了消息刺激之外,資金都是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就只能找這些之前有賺錢效應的板塊了。
創業板連續兩日放量反彈,這是一個積極信號,有反彈變反轉的跡象。不過,無論是上證指數還是創業板指數,目前都只能說是在底部區域,談低點為時過早,低位震蕩的概率比較大。這個時候,不適合碰到中陽線就去追,控倉低吸更合適。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