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7 22:15:38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吳永久
1月17日(周一),A股普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58%至3541.67點。其余股指漲幅稍大,深綜指漲1.54%,創業板綜指漲2.36%,科創50指數漲1.98%。滬綜指稍弱,應與銀行股表現稍弱相關。
科技股表現較強,“雙創”相關股指漲幅領先。科技股強勢可能與業績預告相關,也與外盤相關。到了本周,多數科技股已公布了業績預告,多數科技股增速不錯,暗示科技股受疫情沖擊較傳統行業少得多。外盤方面,雖然市場猜測美聯儲將加息,可近期外盤科技股產生了較明顯的反彈。
本周一,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7.07億元。相關市場方面,港股有所回落,恒指跌0.68%。
由周一A股盤面看,絕大多數個股上漲。一些年報預告不佳的品種表現不一,如中國中免大跌5%。因消息面有利好,數字經濟板塊全面爆發。新冠檢測個別龍頭股續漲,但板塊內其他品種不再跟風。
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部分2021年12月及2021年經濟指標尚可,大多數數據優于市場此前預期。
央行周一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月17日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這兩個利率均降低了10個基點。
上述利率下調,可能會壓制1月20日公布的貸款市場利率(LPR),而如果LPR利率下降,那么一般就映射了未來企業借貸成本也會隨之下降,顯然有利于經濟托底。一季度通常是銀行放貸高峰期,故接下來投資者應有機會看到信貸數據趨于好轉。
因各地尚有零星疫情,在這種情況下,政策面出臺經濟對沖政策是可以預期的。
政策環境已釋出寬松信號,加上目前正是年初A股相對易產生行情的階段,故投資者在操作策略上應持有一些倉位。就選股來說,除了回避年報風險外,投資者還需留意某些行業未來基本面或存在的潛在變化。
打比方說,如果全球疫情有了更多收尾的證據,那么部分出口類股及新冠檢測股出現上述變化的可能性相對大些。就現在情況看,也只有英國等極少數國家的疫情數據已明顯見頂,但按常識看,未來大概率會有更多國家步其后塵。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8160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