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民政部答每經問:疫情期間取消戶籍地、居住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2 22:50:47

◎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資金投入,扎實做好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各類社會救助資金發放工作,按規定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民政部表示,對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低保等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疫情期間,取消戶籍地、居住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每經記者 張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節日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近日,多地出現散發疫情。疫情之下,困難群眾的生活備受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在發布會現場提問:疫情對我國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貧困地區群眾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對于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民政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如何滿足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雙需要”?

對此,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進行了回應。

做細做實對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

陳越良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保障遭遇疫情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體現的是黨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溫度,以及社會的文明程度。“在特殊時期,民政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對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

具體而言,首先是落實救助資金,加強物資保障。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資金投入,扎實做好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各類社會救助資金發放工作,按規定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同時,根據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及時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資,降低疫情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不利影響。

其次是實施臨時救助,強化兜底保障。對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低保等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疫情期間,取消戶籍地、居住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三是簡化工作流程,提升救助時效。積極推進救助申請全流程網上辦理,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地方按程序下放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強化主動發現機制,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社區治理服務應有效覆蓋常住人口

隨著聚集性疫情的局部暴發,社區疫情防控也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回應近期在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做好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部署時,陳越良表示,做好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是關鍵。

“從過去的兩年經驗看,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通過建在家門口的村(居)民委員會,把群眾及時組織動員起來,筑牢社區防控人民防線,是防止疫情向社區擴散的有效辦法。”陳越良說。

近日,民政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共同印發了《關于加強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常態下社區疫情防控作出進一步部署。

陳越良說,一是要加強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實現公共衛生委員會全覆蓋。

二是要充實完善公共衛生委員會組織居民制定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方案,協助提供公共衛生事實服務等方面的職能。

三是要增強公共衛生委員會聯系服務群眾能力,有效組織居民、群團組織、經濟和社會組織、駐區單位開展群防群控。

四是要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委員會在村(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和村(居)委員會統一管理下開展工作的長效運行機制,加強公共衛生委員會專業能力建設。

“常態化意味著持久戰,需要政府、社會和居民群眾共同持續付出努力。”他說,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一起積極推動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任務落地落實,進一步組織擴大居民織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防控網,聚集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此外,在發布會上,陳越良還介紹,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是社區疫情防控的難點,大量的常住人員,由于社區不掌握,容易形成疫情防控工作被動局面,需要加強工作力度,做到排查防控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首先要排查到位,摸清底數,摸清社區實有人員數量,是做好社區疫情防控的前提和基礎。社區治理服務應有效覆蓋常住人口,有條件的社區可以抓緊建立外來常住人口社區報到制度。

其次要推行社區疫情防控“五包一”制度,由鄉鎮(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基層醫務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等共同負責落實社區防控措施,細化責任分工。

三是要建立健全協調聯動機制,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統籌各部委、鄉鎮(街道)、村(社區)、群團組織、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根據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等不同要求,落實社區防控措施。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