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04 22:07:32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段煉 魏文藝
身為一直處理公司負面輿情的房企品牌人,很多時候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公司輿情的那一天。
如果要盤點房地產企業2021年的關鍵詞,“裁員”一定榜上有名。但這并不是一個好聽的、甚至是負面的關鍵詞,因此在部分房企內部這個關鍵詞被替換成為“優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973492(圖文無關)
2021年是房地產行業發生質變的一年,也是一些房企生死存亡的關鍵年。這一年,百強房企銷售業績在這一年罕見出現同比下跌,大部分房企未能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而裁員作為一項可以在短期內大力縮減開支、節約成本的行動,在爆雷房企中早已開始,即便是目前還尚算穩健的房企也不得不依靠這項行動儲糧過冬。
進入2022年,房企業績下降趨勢仍然在繼續。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均值為61.8億元,同比下降23.1%。其中銷售額超超50億元房企2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1家。與此同時,1月房企不同陣營銷售額增長率均出現大幅下降。
虎年春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部分房企的品牌工作人員,了解過去年以來他們的工作狀態,以及地產行業整體下行之下對他們產生的影響。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主動要求被優化
如果再給張聰一次機會,他可能在跳槽時會更多考慮穩定性而不是薪資高低。
2021年上半年,是房企過得不太差的日子,彼時張聰正準備從一家TOP20房企品牌部跳槽,原因是在一家企業呆得太久想換個環境。由于他從業經歷豐富,在換工作時有好幾家房企可以選擇,讓他最糾結有兩家房企:一家薪資高但企業負債也高,穩定性較差;另一家他盤算干個五年沒問題,但薪資卻不是他理想中的。
百般糾結之下,張聰最終還是選擇了薪資高的房企,“給得(薪資)確實比較多,可以緩解我供樓壓力。”但在他入職還不到四個月時,這家房企就爆發了流動性問題。不幸中的萬幸是,張聰在公司的裁員潮中被留了下來,“我相信公司可以挺過去的,只是收入得打折了”。
相比之下,楊雯就沒那么幸運了。她已經在一家TOP30房企工作了一年多,能力也備受認可,但最終她還是成為部門被優化的唯一指標人選。“公司明面上也沒出問題,但各個部門都有優化指標。人力也沒有講優化理由,來得比我晚的都沒有被優化,想不通!”
也因此,楊雯已經對房地產行業失去了工作動力與信心。她在找新工作時都是選擇非房地產行業,但投出去了十幾份簡歷最終只收到一個面試邀請。目前,她已經準備入職這家公司,“雖然工資比不上房地產,但至少是比較穩定的,不用時刻擔心哪天又被優化了,而且現在工作真的不好找。”
李然是在一家TOP10房企工作了4年的品牌人,在2021年上半年,他還在忙著處理市面上關于公司區域變動、裁員的輿情。到2021年下半年,他們部門就接到了要優化的通知。
李然所在的房企是一家較為穩定的公司,在部門報的2022年品牌預算被大幅削減時,他就感覺到焦慮,年底一到果然部門就接到了優化通知,部門最終優化了兩個人,但工作總量并沒有因此減少。
而作為華南房企中層品牌管理人員的吳帥,在今年1月公司發出通知,人員優化指標是15%。他在接到優化通知時很頭疼人選,對他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部門一個員工主動找吳帥要求被優化,“他已經決定好年后離職了,如果優化了別人留下他,他又離職了會覺得很抱歉。”
“保住這份工作”
2021年是房地產寒冬的一年。對于地產從業者而言,在這一年年底說得最多的祝福和安慰就是——“保住這份工作”。
上至企業高管下至基層員工,今年房地產從業人員均面臨起立坐下、優化等問題。組織架構調整、人員精簡優化、調崗降薪……地產人在寒冬中艱難生存,等待春天。《2021胡潤百富榜》中,房地產行業第一次沒有一位企業家進入前十。2020年,前十名富豪中地產開發商占據4席。
截至1月28日,據Choice數據,31家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中,有20家房企預虧,這還只是A股部分房企的數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據克而瑞統計,100家典型房企2022年的境外債權融資到期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其中1月份到期規模高達627億元,為近兩年中的最高。同時,3月-7月均為房企境外債權融資的償債小高峰。
2021-2022年100家典型房企境外債權融資發行與到期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克而瑞
“早在今年1月初,公司和領導就給我們透露了‘年終獎可能不會太多’的消息,算是給我們提前打了預防針吧。”在一家中型房企工作的劉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今年各家房企的裁員潮下,好多同事們都覺得公司有年終獎發已經算是不錯的消息,至少表明短期內是不會出問題,“但是接下來公司會怎么樣那就不知道了”。
除了優化裁員,房企品牌人還要面臨2022年品牌預算大幅度削減、如何做出更多成績等問題。“公司已經爆發流動性問題了,這個時間還想著去壓負面、找媒體溝通,說溝通不了又顯得品牌部只知道花錢不知道做事,但是要溝通的話我拿什么理由去跟人家溝通呢?”張聰苦惱地說。
李然的公司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就在逐漸縮減品牌預算,只是往年幅度都比較小,但2021-2022年則是大幅度縮減。“很多在往年是常規的年度活動預算,報上去都被直接砍掉了,超過一定數額的就要老板親自審批,這個數額的下限也越來越低。現在公司的財力、人力都主要放在促銷售、回款等方面。”
但與此同時,李然們的工作并沒有輕松,KPI和控負的要求反而變得更高。更讓他焦慮的是,“2022年萬一優化繼續,我該怎么辦?”
(應受訪人要求,文中李然、張聰、楊雯、吳帥均為化名)
記者|黃婉銀
編輯|段煉 魏文藝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之后,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