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2 22:45: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給獨立董事漲薪不是個案。自去年12月以來,東方通信、陜西建工、康泰生物、品茗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宣布調整獨立董事薪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A股獨董的薪酬水平存在著多個層級,稅前年薪近百萬者有之,但在10萬元及以下的仍占主流。
每經記者 曾劍 舒冬妮 程雅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康美案的宣判深深地影響了A股獨立董事的生態。
在康美藥業擔任獨立董事每年所獲酬勞僅10萬元左右,卻因財務造假被判上億元的連帶賠償。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等,讓不少獨立董事打了退堂鼓。去年12月以來,A股爆發了一股獨立董事離職潮。而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給獨立董事開出的價碼也水漲船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自去年12月以來,給獨立董事漲薪的上市公司已達12家,且漲幅普遍驚人,有的公司開出的獨董津貼甚至上漲了3倍達50萬元。“多兼職幾家上市公司,年薪幾百萬不是夢!”有投資者戲稱。
對于獨董漲薪潮,一滬市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市場行為,可以理解”。也有董秘認為,相較于漲薪,公司的合規性可能更受獨立董事重視。
2月22日晚間,集友股份(603429,SH)、中關村(000931,SZ)分別發布公告,擬調整獨立董事津貼。其中,集友股份擬將獨董稅前津貼由6萬元/年調整為10萬元/年,漲幅約66.67%。中關村擬將獨董稅前津貼由9萬元/年調整為12萬元/年,漲幅約33.33%。同時,中關村表示,公司獨立董事出席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差旅費,以及按《公司章程》行使職權所需的合理費用,可在公司據實報銷。
對于給獨董大幅漲薪的原因,兩家公司的說法大同小異。集友股份稱,鑒于獨立董事對公司內部體系建設和公司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經考察同行業、同地區獨立董事的薪酬水平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決定給獨董調整薪酬。中關村則表示,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及規范化運作要求的持續提高,為進一步發揮獨立董事的科學決策支持和監督作用,結合公司所處行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公司實際經營狀況,決定調整獨董薪酬。
在此之前,亞鉀國際(000893,SZ)于2月21日宣布,擬將獨立董事稅前津貼由每人12萬元/年,調整為每人稅前50萬元/年,更是引發市場熱議。
亞鉀國際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薪酬調整是公司經營發展的需要。“我個人認為,出了康美藥業那個事后,獨董的工作可能也會加碼,公司此舉應該也是為了激勵獨董。”該人士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給獨立董事漲薪不是個案。自去年12月以來,東方通信、陜西建工、康泰生物、品茗股份等9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宣布調整獨立董事薪酬。
其中,東方通信擬將獨董每年的稅前薪酬由5萬元調整為9萬元,漲幅為80%;陜西建工擬將獨董每年的稅前薪酬由4萬元調整為6萬元,漲幅為50%;康泰生物擬將獨董每年的稅前薪酬調整為15萬元(2020年度為12萬元);品茗股份擬由7.2萬元調整為9.6萬元,漲幅為33.33%。
此外,虹軟科技(從8萬元調整為10萬元)、東華科技(從7.79萬元調整為9萬元)、鋼研納克(從6萬元調整為12萬元)、上海鳳凰(從8.2萬元調整為10萬元)、崇達技術(從9萬元調整為18萬元)也對公司獨董薪酬進行了調整。
一深市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此番獨董漲薪潮的出現有多重因素,一方面新證券法實施后,獨董承擔的風險更高;另一方面,雖然獨董津貼此次上漲幅度普遍較高,但其實之前已經很多年沒有上漲。
“(調整獨董津貼)應該是受到了康美案的一些影響,獨董選擇公司會更加謹慎,如果工資和罰款風險不成正比,沒必要因小失大。”另一位上市公司董秘說道。在他看來,上市公司僅靠漲薪留住獨董的意義不大,核心還是要把控好公司的合規性。
一滬市上市公司的董秘對此則比較淡然,他認為,每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給獨董的薪酬差異非常大,根據雙方情況和工作量來衡量和考核(調整津貼)屬于市場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董秘均透露其所在公司暫時沒有調整獨董津貼的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A股獨董的薪酬水平存在著多個層級,稅前年薪近百萬者有之,但在10萬元及以下的仍占主流。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年度,A股獨董稅前薪酬達到或超過50萬元的有29人;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有131人;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有2378人;10萬元及以下的有約1.09萬人。不過,有的人身兼多家上市公司獨董職務,這意味著他(她)可以領取多份薪酬。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能夠領取50萬元/年稅前薪酬的獨董堪稱鳳毛麟角。
2020年度,稅前津貼最高的A股獨立董事為民生銀行(600016,SH)的獨立董事李漢成(99萬元/年),其次為民生銀行獨立董事劉寧宇(95萬元/年),第三到第五位仍是民生銀行獨立董事,他們分別為解植春(91.5萬元/年)、彭雪峰(90.5萬元/年)、劉紀鵬(88.5萬元/年)。
卓郎智能獨立董事的收入也很高。2020年度,公司獨立董事陳杰平、謝滿林、Dominique Turpin(已離任)的稅前薪酬均為85.5萬元。中金公司(601995,SH)4名獨立董事2020年度的稅前薪酬分別為80.4萬元、78.7萬元、76.7萬元和59.1萬元。
2020年度,順豐控股4名獨立董事的稅前薪酬均為68萬元。中國銀行(601988,SH)的獨立董事人數較多,他們2020年度的稅前薪酬參差不齊,多的超過60萬元,少的10多萬元,也有人20多萬元或者40多萬元。
萬科A(000002,SZ)也給獨立董事開出高工資,包括劉姝威在內的三名獨立董事2020年度的稅前薪酬均為60萬元,還有一名獨立董事的稅前薪酬為30萬元。工商銀行(601398,SH)的多名董事中,只有梁定邦2020年度的稅前薪酬超過50萬元(52萬元),其余基本為40多萬元。招商銀行(600036,SH)給獨立董事開的稅前津貼為50萬元/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