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2 09:11:49
每經評論員 趙李南
近日,海大集團發布2021年業績快報,披露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16.01億元(未經審計,下同),同比下降36.54%。3月1日,正邦集團發布消息,稱關于公司“申請破產”等相關內容為不實信息,但無論如何,其旗下的正邦科技已深陷虧損泥潭,根據其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正邦科技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82億~197億元。事實上,并不單單是海大集團、正邦科技,2021年還有多家豬企出現較大幅度虧損,而直接原因就是“豬周期”。
豬肉作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肉類構成,需求側一直較為穩定,而供給側由于受到豬瘟、母豬存欄和企業主動的收擴產能等因素擾動而存在較大波動,進而導致了豬肉價格的大幅波動。同時,豬作為有別于普通存貨的生物性資產,如果不能適時處理掉,最終會導致企業更大的損失,這也加劇了豬周期內的價格波動。
經濟學領域對豬肉這種需求側穩定而供給側容易產生波動的產品價格研究較早,理論也較為成熟,那就是“蛛網模型”。換句話說,由于人類并不能夠做到完全理性決策,導致了產能擴張收縮周期,進而又影響了價格波動。作為企業管理者,理應對這種規律性的周期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打好提前量。
道理雖然很簡單,但現實當中,企業往往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周期進行產能擴張,這除了企業追逐短期利潤的心理之外,還有在行業上升周期內企業更容易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因素,企業因此也更容易上馬新的項目進行產能擴張。
筆者認為,企業要穿越周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管理層要理性看待市場價格,控制好新增產品的擴張步伐;第二,企業管理層應重視資本支出的使用效率;第三,企業需要樹立長遠發展戰略優于短期戰略的管理理念。
首先,企業應當理性看待市場價格。豬肉的歷史價格一次又一次證明,肉價不可能長期維持在高位。如果企業在豬肉價格上升周期中,以當前的價格估計接下來上馬的產能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這顯然是要高估不少的,企業管理層應當實事求是。
其次,企業管理層應當重視資本支出的使用效率。一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上流行的文化大多是看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和利潤增長,但卻忽視了資本支出,也就是企業花了多大的代價實現了利潤增長。據筆者觀察,不少企業新上馬的產能如以邊際資本回報率的角度去衡量,都比企業目前已有產能的資本回報率低。作為企業管理者,第一職責就是對股東負責,因此需要保障企業資本投入的效率,而不是稀釋股東權益,不能被資本市場上一些短視的投資文化牽著走。
最后,企業要樹立長遠的發展戰略,并在長遠戰略與短期戰略發生沖突時果斷放棄短期戰略。這輪豬周期的底部持續時間尚難以預測,但業內的共識是能夠活下去、不被市場淘汰出局的企業就能夠在下一輪豬肉上升周期繼續賺錢。而那些熬不過去的企業最終難免會被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兼并。淪為被兼并對象的原因正是這些企業在短期使用了過高的杠桿,放棄了長期平穩的發展戰略,最終走投無路。
企業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企業管理者既要依賴資本市場,同時也要超越資本市場的偏見,這對企業管理層的能力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唯有那些提前預判周期,謹慎控制風險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才能夠活下來,并逐漸發展壯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