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3 22:41:21
2021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4%,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時隔多年終于實現正增長。在全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發展背景下,各個城市表現如何?近年來,上海、深圳、蘇州的“工業第一城”之爭時常引起關注。頭部城市之外,還有更多在更大范圍內撐起基本面的城市值得關注。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67168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629231
無工業,不強國。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總量為31.4萬億元,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三分之一。
同時,2021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4%,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時隔多年終于實現正增長。
在全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發展背景下,各個城市表現如何?近年來,上海、深圳、蘇州的“工業第一城”之爭時常引起關注。頭部城市之外,還有更多在更大范圍內撐起基本面的城市值得關注。
為此,城叔梳理了全國42個重點城市(包括萬億GDP城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最新公布的2021年工業、第二產業等相關數據及其近幾年主要指標變化,由此窺見中國城市工業經濟基本盤。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67168
考察城市工業經濟發展水平,涉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工業企業利潤等多個統計口徑,統計范圍包括全口徑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下稱“規上工業”),而不同指標維度又有規模體量和增長速度之分。
作為一項基礎性規模數據,規上工業總產值被一些城市視為衡量工業實力的主要指標。比如,此前頻傳“最強地級市”蘇州沖擊“工業第一城”的消息,就是基于這一指標的預期判斷。
然而,隨著另外2座工業強市2021年度數據公布,蘇州并未如愿登上“工業第一城”的寶座。
數據顯示,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全國前三強城市分別為深圳(41341.32億元)、蘇州(41308.1億元)、上海(39498.54億元)。其中,深圳和蘇州均為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前者以33億元的微弱優勢領先,位居全國第一。
放到全國范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則是考察各城市工業經濟增長強勁與否的重要指標。
據統計,2021年全國42個重點城市中,共有20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跑贏全國水平(9.6%),21城增速未過“及格線”(蘇州數據未公布)。
其中,北京、西寧、合肥、海口、太原、大連等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領先,分別達到31%、21.4%、19.6%、15.9%、15.1%、15%;長春(3.2%)、哈爾濱(4.1%)、烏魯木齊(4.2%)、石家莊(4.4%)、拉薩(4.7%)、深圳(4.7%)等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相對較緩。
增速表現的差異,與其所面臨的產業機遇、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等密切相關。
例如,北京高達31%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冠肺炎疫苗業務等因素帶動下的醫藥制造業高速增長。數據顯示,在2021年北京規模以上工業重點監測行業中,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52.1%。
2021年北京規模以上工業重點監測行業增加值(單位:%) 圖片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而增速墊底的長春、哈爾濱等,則仍處在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陣痛期”。據長春市統計局統計,產值占全市比重高達74.4%的汽車產業和裝備制造產業,去年分別下降1.3%、15.4%,下拉全市產值增速1.7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13635
進一步梳理第二產業增加值及其GDP占比的歷年數據,則可以看到各地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21年統計公報,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45090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09680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7.3%、39.4%、53.3%。
結合各地經濟年報數據,去年全國42個重點城市GDP總量為52.62萬億元,占全國GDP總量的46%;42城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9.03萬億元,占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2%。
具體來看,上海、深圳、重慶、蘇州4城穩居全國第一梯隊,第二產業增加值均超過1萬億元。其中,上海在2018年率先破萬億,達到10360.8億元,深圳緊隨其后,2019年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0495.84億元。
經過2020年的空檔期,2021年萬億隊列再添兩位新成員,重慶、蘇州第二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1184.94億元、10872.8億元,與上海、深圳的差距逐漸縮小。
排在這4城之后的,分別是廣州、北京、寧波、佛山、無錫、泉州。這當中除北京之外,再無北方城市進入前十,昔日北方工業強市天津,位列第十五名。
各地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更能直觀反映其產業結構布局。
從2021年數據來看,幾個較“年輕”的萬億GDP城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最高,超過50%以上。其中,東莞、泉州、佛山分別達到58.2%、56.9%、56%。
上海、深圳、重慶、蘇州等地雖然擁有較高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但由于自身GDP基數較大,二產所占比重不算太高,2021年分別為26.5%、37%、40.1%、47.9%。
而一些服務業、第三產業相對發達的城市,其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也處于較低水平,如北京(18%)、廣州(27.4%)、杭州(29.9%)等,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9.4%)。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36227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去年產業結構從以往的“二降三升”變為“二升三降”,即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
從全國來看,202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20年7.7%、37.8%、54.5%調整為7.3%、39.4%、53.3%,二產占比提高1.6個百分點,三產占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同期,全國42個重點城市中,有32個城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趨勢,占城市總數超過7成。占比下降的9個城市中,有8城的下降幅度不超過1個百分點。如濟南、上海、貴陽、鄭州、泉州、佛山等,下降幅度均在0.1~0.4個百分點之間。
此外,呼和浩特、東莞、天津等城市去年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上升幅度較大。其中,去年新晉“萬億俱樂部”的東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從2020年53.8%提高到58.2%,比重超過泉州、佛山,居全國首位。
此前有不少學者呼吁,工業是立國之本,制造業是強國之基。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卻已經出現制造業占經濟比重過早、過快下降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也曾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是去工業化。在他看來,從理論上分析,在現代化過程中,隨著一國人均收入提升,制造業所占比重會逐漸下降。
但需要注意,制造業本身具有創新效應、產業關聯效應以及外匯儲備效應等,如果這些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好,制造業比重就快速下降,會產生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當前中國社會的重大結構性變化中,制造業已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3月,國家首次強調“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對于城市來說,推動制造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的關鍵所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