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4 09:08:00
每經評論員 胥帥
近日,大牛股九安醫療突遭利空消息沖擊,股價大跌。復盤經過,有傳聞稱,在日前召開的浙商證券電話會議上,浙商證券與幫拓科技聘請的專家吳某表示,九安醫療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會被美國方面取消緊急使用授權。又有傳聞稱,在電話會議中攻擊九安醫療的專家來自博拓生物。對此,博拓生物“三連”否認——不認識,不知道,沒造謠。九安醫療方面則表示,傳聞不實,公司未獲悉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擬啟動撤銷EUA(緊急使用授權)法律程序的任何信息。
這件事情可謂撲朔迷離,假假真真,稀里糊涂。目前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只有股民遭殃了。傳聞發酵后,3月1日,九安醫療股價一度逼近跌停。
證券市場信息分散,沒人可以做到全知全能。市場需要信息解讀和專業人士研判,這是券商電話會議的存在邏輯,但其相對排他性和私密性又進一步加深了信息不對稱的鴻溝。此次,浙商證券通過幫拓科技找的吳姓專家,這家公司更像是專家中介所,它的網站甚至對此明碼標價。這不禁讓人質疑,券商研究所的儲備專家資源是不是沒有宣稱的那么多,而是更多靠第三方中介推選,甚至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專家極有可能是“磚家”。
券商電話會議另一被詬病之處是事實描述和觀點分享的邊界。“大家也有了解到,九安醫療產品美國EUA證書會被取消掉,自己也被證監會約談,九安醫療產品在美國市場反饋效果不好,主要還是產品靈敏度的問題。”正是吳某這類接近事實描述的話語,對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事實描述需要論據支撐,否則就會變為謠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些內幕信息的擦邊球就這樣從電話會議傳了出去。
歸根結底,電話會議不是簡單打個電話就行了,更不是股市信息披露的法外之地。參會方要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不造謠,不傳謠。畢竟,一個觀點,一句話,一點信息都可能引發上市公司股價波動。
筆者認為,要維護市場信息的公開和公平,券商電話會議應被納入信披監管范疇。
首先,券商研究機構要兼顧私密性和公開性的平衡。縱然不能吐露一些關鍵或者獨家的研判信息,但參會方的證明資料以及參會方留痕都應做到位。否則類似吳某的案例絕不是最后一個。
其次,涉及上市公司的電話會議,理應仿效機構調研流程一樣留痕。應該有上市公司董監高參加,涉及到的信息交流都應是公眾信息,都需要遵照信息披露規范。機構調研報告已經為這類信息披露提供了很好的參照,電話會議也應按照這樣的流程寫清時間和紀要內容。
最后,上市公司的信披要跟上股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以九安醫療在美國銷售的自測產品為例,正是因為跨地域和專業的信息較少,股民對相關信息的需求極高。信息需求高漲,必然會更加珍視各個渠道的交流紀要。如果九安醫療能動態披露產品效果,這出鬧劇或許就能避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