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6 12:29:50
◎全國人大代表、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建議,擴大自主培養博士生試點范圍,在深圳各緊缺人才學科領域進一步推廣。同時,出臺制定支持企業參與新興科學領域博士定向培養的激勵政策,加強自主培養博士生的宣傳力度。
◎他還建議,重點支持已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吸納全國各地上下游多方共建,根據產業發展規律、產業格局發展變化等新形勢,結合自身優勢及發展需要,實事求是,將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企業吸納到實驗室的共建單位,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每經記者 安宇飛 每經編輯 文多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今年帶來三項建議,聚焦于新興科技領域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5G、超材料、大數據等新興科技領域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目前出現的“工程師荒”等問題,劉若鵬提出了“在深圳擴大自主培養博士生試點范圍”等多項建議。
除此之外,在新興領域企業生產制造自動化升級、大灣區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等方面,劉若鵬也提出了相關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 圖片來源:受訪方提供
近年來,考研人數不斷增加。據教育部網站此前消息,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舉行,全國報考人數為457萬。而此前的2021年招生考試,報考人數為377萬。
劉若鵬說,“考研潮”的出現不代表工作不好找,而是代表著在專業技術領域里面學得越多,對個人的發展會越好。“因為你的專業有用了,而不是說不管學什么專業,到了社會上都扔掉,是這么一個變化。”他說。
“專業變得有用”,也跟目前部分行業出現的人才缺口有關。在劉若鵬的眼中,我國的高端理工類人才已經出現了較大的缺口,甚至出現了“工程師荒”的問題。
因此,在這次全國兩會中,劉若鵬提出了“關于支持深圳尖端科技企業參與新興領域博士培養的建議”。
劉若鵬認為,當前世界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轉化階段,我國正處于創新驅動新動能培育的關鍵時期。在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下,我國要想保持快速發展,需要加強自身人才的培養,盡快解決新興領域關鍵人才——如工程博士不足的問題。
具體來說,劉若鵬認為首先可以在深圳擴大自主培養博士生試點范圍。他表示,光啟參與博士人才培養已取得初步成效,后續將有效緩解工程博士難求局面,但深圳還有很多尖端科技企業,如華為、華大基因等,建議充分發揮先行示范區體制機制的優勢,擴大自主培養博士生試點范圍,在深圳各緊缺人才學科領域進一步推廣。與此同時,考核機制方面還受到高校學術培養的限制,難以充分發揮工程項目在其中的牽引作用,建議有關專家進一步研究和改進。
其次,劉若鵬建議教育部出臺制定支持企業參與新興科學領域博士定向培養的激勵政策。他認為,培養一名合格的博士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除了學生的基本費用,還有很多科研的費用,目前是企業自己支付。
劉若鵬表示,培養人才的過程很漫長,參與培養的企業整體付出很多,收獲很少。適當對參與定向自主培養博士人才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教育培養補助,有助于提升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讓深圳尖端企業把珍貴的研發資源拿出來培養新興領域高端人才,聯合深圳新型研發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解決深圳高端人才缺口。
最后,劉若鵬認為,應加強自主培養博士生的宣傳力度。由于自主培養博士人才的模式剛剛開展,許多高校、學生和社會報考人員對此還不了解,部分學生對新模式存在一定的顧慮,擔心畢業后的學歷不被社會認可。
因此劉若鵬建議,教育部門在博士招生期間可以加大對自主培養博士生政策的宣傳,鼓勵更多的學生向緊缺高端人才方向發展,促進我國新興領域的高速發展。
“你在賣二手貨的閑魚上面搜機床,會發現有很多企業在賣,800塊錢就可以買走一個機床,基本有半個房子那么大。”劉若鵬稱,疫情以來,原材料價格一漲、各方面的競爭一影響,部分企業的發展變得日益艱難。而對人工智能、超材料、5G、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企業來說,目前的發展也面臨著關鍵設備和原料方面的限制。
劉若鵬認為,需要以加快推進新興領域生產制造自動化升級為路徑,提升我國新興領域企業自身發展質量和抗沖擊能力。
具體來說,劉若鵬建議工信部出臺相應政策支持新興領域企業加快生產制造自動化升級改造。他表示,由于新興領域企業均為高精尖企業,自動化設備昂貴、且受到國外限制,關鍵工藝環節自動化程度并不高。
劉若鵬舉例稱,超材料生產加工工藝中所使用的部分加工設備高達1000萬元/臺,高昂的設備使用、維修費用與單一的人工成本相比,企業更愿意選擇傳統人工,不利于企業提升質量與效率,也不利于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因此他建議,工信部出臺新興領域自動化升級專項補助政策,按照自動化固定資產投入比例進行補貼,強化新興領域的制造能力建設。
除此之外,劉若鵬還建議設立新興領域國產自動化設備專項資金,提升國產自動化裝備水平。他表示,新興領域對自動化裝備有特殊要求,通常需要采用定制化的自動化工裝、模具等裝備,但因初期市場訂單的影響,往往只能小批量采購。
劉若鵬稱,這種定制化且數量少的訂單,往往得不到國內自動化研制生產企業的重視,而國外自動化裝備因各種原因可能無法順利購買,導致新興領域核心領域自動化率難以快速提升。
所以劉若鵬建議設立新興領域國產自動化設備專項資金,促進自動化裝備上下游產業積極參與進來,鼓勵國內新興領域企業優先采用國產自動化生產制造設備,加快提升我國工裝、模具等自動化裝備質量水平。
在深圳,有五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它們分別由科技部依托華為、中興、華大基因、光啟和中廣核這五家企業在深圳落地建設。
劉若鵬表示,深圳五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應用領域涉及5G、移動通信、基因科技、高端裝備、核能等。它們是以產業為依托的獨立實驗室,研發面向重大基礎科學和關鍵核心技術,這些基礎研究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在通信、互聯網、軍事或者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技術發展。
但劉若鵬同時提到,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深圳乃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但它擁有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數不多。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共492家,其中廣東省內只有29家,占比5.89%,遠遠落后于北京122家(占比24.80%)、上海44家(占比8.94%)。
因此,劉若鵬建議加大支持大灣區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力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同時,劉若鵬還建議重點支持已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吸納全國各地上下游多方共建,根據產業發展規律、產業格局發展變化等新形勢,結合自身優勢及發展需要,實事求是,將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企業吸納到實驗室的共建單位,強化“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對于國家重點實驗室所面臨的“高水平人才后備不足”的問題,劉若鵬建議針對相應的新興領域培養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等,將相應的名額直接分配給全國重點實驗室,由實驗室牽頭獨立培養(工程類博士)或和高校聯合培養(學術類博士),解決人才培養難題,激發工程研究的積極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082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