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0 09:45:20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下公司領導柳工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工程機械企業多年來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比如近幾年公司營收規模從15年行業低谷期的66億增長到了2020年的230億,但是股東權益卻長期不怎么增長,比如從2011年的93億到2021年的118億左右,而同行業另外一家國企徐工卻從11年的151億增長到了2021年的380億左右,請問具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公司未來會如何改善這種股東無法分享公司成長的狀況呢?謝謝
柳 工(000528.SZ)3月1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盈利水平不高,主要是產品線多而規模還有待提升。凈資產累計不高,一方面因為上述盈利能力影響,另一方面公司現金分紅比例領先于行業。整體上市后,公司將通過努力促進各項業務產品不斷創新進步、規模持續提升,從而提升盈利能力,凈資產總量也會增長。
(記者 尹華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