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22:41:20
在漫長、艱辛的自救后,“不甘躺平”的融創還是面臨展期局面。而此前已有20余家房企陸續宣告債務展期。
3月25日,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面臨階段性的資金壓力,預計無法對于4月1日完成發行的債券“20融創01”以及4月2日進行付息的“21融創03”兩筆債在兌付日及付息日前籌措到足額兌付兌息資金,擬于近期與債券持有人就上述債券的展期及延期支付事宜進行溝通。
目前債券展期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作為增信措施,融創中國董事會孫宏斌將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公司將堅決落實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關于防范化解房地產行業風險的相關要求,盡最大可能保障債券持有人的權益,拒絕“逃廢債”情形的發生。
公告中的一組數據值得關注。在過去的半年時間內,為了保證公開市場債券的如期償付,融創拼盡全力自救,包括堅決處置資產約 257.2 億元、大力促進銷售回款、兩次股權融資回流資金約為 15.32 億美元、孫宏斌提供無息資金約為 4.64 億美元等,合計回血人民幣約397億元。
即便如此,這一切努力在長達9個月的行業寒冬下,仍然舉步維艱。
自 2021 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環境發生巨變,銷售下滑、 融資難度加大成為行業普遍現象。而在今年,雖然政策面暖風不斷,但市場面并未迎來真正復蘇:百強房企1-2月銷售額同比下降約47%;同時,境外評級機構大規模對內房企下調評級,這一系列因素疊加嚴重影響了包括融創在內的多數民營房企后續的資金安排。
融創稱,為應對3 月及 4 月到期的公開市場債務,公司積極推動包括資產處置、專項融資等多種資金方案,但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方案均難以執行。
25日,銀保監會公開表示鼓勵有還款意愿、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和企業,通過展期等方式紓困解難。行業流動性持續緊繃的情況下,在到期債務處理和穩定經營中間,房企必須找到平衡,才有機會走出冬天。
截至 2021 年底,融創可售貨值(含合聯營公司)約為 2.0 萬億元,且近80%位于核心一二線城市。
(本文不代表本報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