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7 14:00:14
每經編輯 孫志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從前方指揮部了解到,3月27日上午9時20分許, 在撞擊點東側山坡坡面1.5米土層下 ,消防員發現一橙色罐體,經專家確認,是“3·21”東航飛行事故客機第二個黑匣子。
據總臺記者介紹,被找到的第二個黑匣子罐體較為完整。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第二個黑匣子的發現位置與安裝在它附近的緊急定位發射儀的發現位置較近。
第二個黑匣子將通過今天13點的航班送回北京。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波音737—800型號飛機裝有兩個美國honeywell公司生產的飛行記錄器,其中一個是數據記錄器(FDR),安裝在客艙尾部,在發動機啟動時開始記錄,發動機停車后停止記錄,記錄時長25小時左右,記錄參數詳盡,約1000個左右, 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滾轉角、垂直速度以及機組的操作如駕駛盤桿量、油門等重要參數 。
另一個是駕駛艙話音記錄器(CVR),安裝在貨倉尾部,在飛機通電時開始記錄,斷電后停止記錄。可以記錄四個通道聲音,分別為機長的通道、副駕駛通道、備用通道、環境聲音通道,記錄時長大約兩到三小時左右。
23日,駕駛艙話音記錄器已被找到。事故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通報,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已于23日晚由專人送達在北京的譯碼實驗室,數據下載和分析工作正在進行中。
黑匣子完全破譯需要多久時間?央視新聞援引專家觀點表示,黑匣子必須經數據提取、譯碼、分析,再形成情況匯報,約需10天到15天時間才能獲得初步分析結果。但若要形成可呈現在事故調查報告中的最終結論,所需時間可能更久。
據中新財經,民航資源網專家李瀚明表示, 兩個黑匣子都非常重要,他們之間是協同工作的關系 。
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只能確保“飛行員下達了指令”、飛行數據記錄器只能確保“系統接收到了指令,并將指令轉為了控制信號”。
李瀚明:在解譯黑匣子中記錄的數據后,還需要觀察飛機殘骸中包括方向舵、升降舵、襟翼等具體部件中,螺桿等控制機械的具體位置,才能據此判斷具體控制信號是否得到機械結構的執行。所以說,飛機殘骸的收集工作也非常重要,它是判斷飛機具體狀態的重要依據。
編輯|孫志成 杜波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中新財經等
閱讀更多精彩財經新聞,
請關注“每經頭條”(nbdtoutiao),
今天晚些時候繼續為你呈現。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