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9 16:09:11
◎未來物業行業邊界會不斷地進行拓展,從物業服務到城市服務,未來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社會服務。目前政策基本面強調的是推動發展生活服務、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服務價格等,這些對物業行業都是鼓勵和支持。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3月29日,合景悠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3913.HK,以下簡稱合景悠活)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交出了上市后首個完整財年的報告。
年報顯示,2021年合景悠活實現營收32.55億元,同比增長114.6%;毛利約12.26億元,同比增長92.0%;凈利潤約6.84億元,同比增長111.4%;毛利率約37.7%,凈利率約21.0%。
在業績會上,合景悠活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楊靜波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重點發力的航道是中高端的住宅商品物業、運營公建及城市服務。針對這些重點航道,公司將深化優勢區域布局。隨著公司規模走上新臺階,今年會堅定在外拓上發揮專業優勢,深度融合被投企業。
截至2021年底,合景悠活的在管面積為2.0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95%;合約面積達到2.78億平米,同比增長420%;第三方在管面積占比升至88%;在管城市數量達到139個,項目數量超過2000個。
合景悠活集團副總裁王中琦在業績會現場表示,未來物業行業邊界會不斷地進行拓展,從物業服務到城市服務,未來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社會服務。目前政策基本面強調的是推動發展生活服務、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服務價格等,這些對物業行業都是鼓勵和支持。
整體在管面積中,合景悠活的住宅與非住業態的在管面積占比為48:52,住宅、商業、公建的收入占比為6:2:2,各業態分布均衡。其中,購物中心出租率88%以上、銷售額及客流量同比增幅50%以上,辦公大樓出租率88%以上、收繳率100%。
楊靜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一直以來的目標是在全業態下保持有質量的穩健增長。相較于競爭對手,公司一方面擁有差異化運營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收并購的落地一如預期,在部分重點區域的密度補強,把握新的增長點。客戶的滿意是持續利潤來源的保障,公司會持續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客戶的體驗,提質增效。
當下,物業行業人工成本上行趨勢明顯。對此,王中琦認為,人工成本的上行趨勢是一個客觀情況,但隨著行業在科技、數字化等方面的轉型提升趨勢,目前應對人工成本上行也有對策。
2021年,合景悠活管理費用占收入比逐年遞減至10.2%,住宅及非住第三方物管費收取率分別提升至90.5%及99%的水平。
“從我們自身而言,更多的還是要通過自身能力來去給員工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回報,同時善于去利用好人力資源。”
王中琦解釋稱,現在可以通過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方式去降本增效,用科技為員工賦能,提高單位產出能效,當然不能代替員工本身的作用。另外,以社區為場景,構建一些增值服務的能力,讓員工在過程中能夠承擔更多的職能與角色,同時參與更多的服務以及經營,以此來獲取更多的收入。
報告期內,合景悠活的社區增值服務收入達到6.05億元,同比增長109%。非住增值服務收入達到9800萬元,同比增長8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合景悠活毛利率約37.7%,凈利率約21.0%,現金及其等價物共計12.34億元。
合景悠活集團投資者關系及資本市場部負責人李明明稱,公司在2020年的毛利率在40%以上,給收并購和整合留足了空間。2021年度公司有一系列的收并購整合,同時對現有項目進行了品質的提升。“因為隨著第三方項目的不斷拓展和轉化,第三方收入逐步提高,基礎物業板塊的毛利率會略有回調,但是我們也通過比如優勢區域的深耕,項目力度增加了,規模效應會進一步提升。”
李明明表示,被投項目整合落地后,會將更多的資源業務和服務類型導入到被投企業當中,提升他們的增值服務的收入及滲透率。同時隨著客戶滿意度的提升,非住板塊的價格和服務內容也進一步的提升,可以帶來更多的收入和利潤的空間,總的來說,未來公司毛利應該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且比較高的優秀水平。
年內,合景悠活第三方外拓集中發力,外拓272個項目,面積約2000萬平米。以在管面積劃分,非住占比近六成,69%位于一二線城市。
合景悠活管理層表示,公司通過團隊賦能績效及利益綁定,充分調動外拓人員和成員企業的積極性,調動多元化渠道資源,快速獲取市場信息,并作出精準反饋,實現多管齊下,以點帶面,滾雪球的外拓發展態勢。與去年同期相比,通過外拓發力,業務同比大增225%。
截至發稿,合景悠活股價報2.78港元/股,總市值為56.08億港元。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企業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