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巷觀年報〡連續兩年業績大漲,順利“脫帽”,秦川穩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9 21:32:54

根據最新年報,2021年秦川機床營收、凈利雙增長,且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眼下,除了聚焦主業,秦川亦發力高端“智”造,而這很有可能是其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秦川機床董秘李靜坦言,目前秦川也面臨不小挑戰,“工業母機是一個制造體系,要依靠國家的力量,國家的產業政策做一個系統性的支持和扶持?!?/p>

每經記者 賀娟娟    每經編輯 張靜    

在行業景氣度提升+內部改革顯成效的綜合影響下,秦川機床(000837)業績企穩,似乎是預料之內的事。3月29日,秦川機床發布年度報告,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0.52億元,同比增長23.38%;凈利潤2.81億元,漲幅83.68%。營收、凈利雙增長,且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粉巷財經(ID:nbdfxcj)注意到,2021年秦川的機床類業務大幅增長,貢獻了近半收入。機床類毛利率16.68%,毛利率水平較高,同比增長3.73%,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改善。眼下,除了聚焦主業,秦川亦發力高端“智”造,而這很有可能是其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秦川機床董秘李靜向粉巷財經坦言,目前秦川也面臨不小挑戰,“工業母機是一個制造體系,整體水平的提升,光靠主機廠/機床廠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依靠國家的力量,國家的產業政策做一個系統性的支持和扶持。”

業績企穩,去年凈賺2.81億元 

作為國內機床工具行業的龍頭企業,秦川機床(以下或簡稱秦川)一度被視為陜西的工業明珠。2006年11月,原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寶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漢江工具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漢江機床有限公司合并組建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目前,秦川機床以產業鏈完整、產品線眾多、系統集成能力強大、綜合競爭優勢顯著等實力,躋身全球知名機床工具企業集團行列。2021年排位中國機械500強第274,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佳實踐案例”。

圖片來源:秦川集團官網

3月29日,秦川機床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50.52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7億元,增長23.3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億元,增長83.68%;每股收益0.38元。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且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2021年末,秦川機床總資產78.72億元,較2020年末減少15.08%。資產規模有所下降,主要是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同比減少均超10%。不過,2021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32.24億元,同比增加49.76%。

此外,秦川機床2021年營業成本41.2億,同比增長26%,高于營業收入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1.7%。期間費用率為14.6%,同去年相比變化不大。

粉巷財經注意到,2021年,秦川的機床類業務大幅增長,貢獻了近半收入。僅這一項業務收入24.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52%,占營收比重48.06%。零部件類也貢獻了相當的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25.34%,占營收比重32.66%。此外,工具類、儀器儀表類、貿易類均同比上漲,占營收比重分別為7.98%、2.14%、5.43%。

圖片來源:秦川機床年報

從產品競爭性而言,毛利率超過10%的有機床類和零部件類,其中機床類毛利率16.68%,毛利率水平較高,與2020年相比,增長3.73%,該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改善。

分地區來看,華東、西北地區依然是秦川機床“主陣地”,2021年,西北地區收入15.41億元,同比增加0.67億元,漲幅僅有4.53%,占營收比重30.50%,華東地區收入16.32億元,占營收比重32.31%。此外,華中、華北地區貢獻力度也明顯提升,尤其是華中地區,2021年收入4.27億元,同比大漲91.7%。

整體而言,秦川機床2021年交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單,且如此成績屬實不易,翻看秦川機床從2014年,也即集團整體上市后的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秦川業績波動較大,甚至曾面臨退市風險。

圖片來源:粉巷君 制

財報顯示,2014-2019年,秦川機床營業收入分別為35.01億元、25.48億元、27.04億元、30.00億元、31.88億元、31.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19億元、-2.36億元、0.15億元、0.165億元、-2.8億元、-2.98億元。盈利的時候不足2千萬,虧損的時候超2億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轉折點來自2019年法士特集團董事長嚴鑒鉑兼任秦川“掌舵人”,此后秦川開始了一系列產業結構梳理和大刀闊斧的內部改革。

隨著法士特集團從陜西國資委手中接過秦川機床的控股權,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業態融合,秦-法協同效應發揮作用。加之,秦川自籌4.29億元收購陜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100%股權,大幅增強了自身的盈利能力等。2020年,秦川業績翻盤,全年營收突破4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凈賺約1.5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長846.52%。

2021年5月17日,秦川“摘星脫帽”?,股票簡稱由“*ST秦機”變更為“秦川機床”,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由“5%”恢復為“10%”。?

聚焦主業,發力高端“智”造 

秦川機床擺脫頹勢,業績持續向好,2021年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與行業景氣度提升+內部改革顯成效高度相關。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重要階段,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機床工具行業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對重點聯系企業的統計顯示,機床工具行業各項主要指標增速全年保持在較高水平。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2%,增幅比上年擴大23.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8.9%。進出口方面,2021年機床工具進出口雙雙快速增長,并且出口增幅接近進口增幅的兩倍。

圖片來源:秦川機床年報

另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1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2%。以最具代表性的金屬切削機床為例,2021年全國金屬切削機床60.2萬臺,同比增長29.2%。

在上述背景下,秦川機床作為行業龍頭,業績增長可謂預期之內。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來自秦川聚焦主業,以高質量、產品高端化發展為主線,縱深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加快建設重點項目步伐,高效推動生產經營工作,提升市場占有率。

企業的生存壯大,需要有相關的核心產品支持,對秦川而言,機床類就是核心業務版塊。而秦川聚焦主業也是跡象明顯,去年機床類業務營收增長42.52%,遠超其他業務板塊增幅。2021年4月,秦川機床售出旗下租賃保理2家公司,告別與主業關聯較弱的金融業務板塊,同年,秦川控股股東法士特?定增募資近8億,用來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研發能力,聚焦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秦川也緊緊圍繞著主業,將一些低效和無效的資產進行比較徹底地剝離。

除了上述業務層面的調整,李靜表示,公司管理架構也更扁平化、精簡化,“將原有的二十多個職能部門合并為合并為6部1室1院,中層以上干部精簡了25%。”

圖片來源:秦川集團官網

粉巷財經注意到,眼下,秦川已將目光聚焦到目前競爭力仍較為薄弱的國產機床高端制造領域,而這很有可能是其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在工業機器人列入重點發展的智能制造裝備后,配套減速器作為核心零部件也得到充分推進。據了解,作為秦川高端制造領域重點支撐的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目前市場占有率20%-25%,已具備年產6萬臺的生產能力,也即月產4000-5000臺。要知道,在2015年,秦川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年出貨量僅5000臺。

此外,秦川機床的高精高效蝸桿砂輪磨齒機、高檔五軸車復合加工中心/立臥五軸加工中心、螺紋磨床和齒輪加工刀具等產品,已具備上下游高端制造的要求。

圖片來源:秦川機床年報

在高端“智”造領域搶占頭部位置,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秦川機床在這方面相當舍得花錢,也頗有成果。年報顯示,2021年秦川機床研發投入2.81億元,同比增長25.27%,約占營業收入5.56%,全年開發新產品和改進重點產品161項。申請專利42項,其中20項已獲授權;獲得軟件著作權5項,制定行業標準2項。

“我們的研發力度,并沒有因為系列的內部改革而減少,反而通過寬帶薪酬體系改革,激發了研發隊伍的創新活力,新產品研發數量、進度、效率,都有不錯的反饋。”李靜補充道。

秦川再出發? 

當前,秦川機床正在推進“5221”戰略。即截至“十四五”末,公司銷售收入結構中機床主機占50%、高端制造占20%、核心零部件占20%、智能制造及核心數控技術占10%。

據李靜介紹,秦川機床制定的十四五公司戰略發展規劃中提出,2025年公司營收目標100億元,歸母凈利潤目標8億元。

對此,新時代證券研報指出,根據對機床行業趨勢分析及公司經營改革的展望,對2025年秦川實現上述目標持樂觀態度。

秦川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〡 秦川集團官網

事實上,從整個機床行業發展來看,近些年,國家戰略層面已有相當的重視。2021年8月份的國務院國資委的會議提到我國進行核心技術的突破,把大力發展工業母機排到第一位。《中國制造2025》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列為大力推動發展的十項重點領域之一,并提出,到2025年,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設備總體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此外,李靜提到,“從2011年開始,整個機床工具行業維持了近10年的下行周期,直到2019年底有觸底反彈,目前市場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從2020年起,機床工具行業進入了一個新一輪的上升期。”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作為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理事長單位,“秦川機床工業母機的水平,代表了中國的機床工業母機的水平。”李靜說道。

2021年7月,陜西篩選出23條重點產業鏈,其中數控機床、光子、航空等11條標志性重點產業鏈由省級領導擔任“鏈長”,秦川則被指定為陜西數控機床產業鏈鏈長單位。李靜表示,秦川牽頭成立了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創新聯盟,目前已有省內60多家單位加入,“然后以產業聯盟的平臺,去積極參與比如陜西省工信廳等對外發布的一些揭榜掛帥的項目等。”

去年11月份,秦川機床還對外宣布擬投資10億元在西咸新區投資建設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該項目除了踩中風口,全部覆蓋了公司未來要聚焦的產業板塊,意味著公司能夠進一步加強在該產業鏈上的技術壁壘和市場占有,增強產業話語權。

“借助秦創原,我們有望打通從技術到產品的最后一公里通道,把高校的技術和企業所了解的市場需求真正結合起來。同時,秦創原對產業孵化有所助益,在一些新興產業和方向上,可以給秦川或者更多企業減輕很多資金壓力。”李靜說道。

據了解,秦川機床在秦創原平臺上還成立了陜西秦川智能機床研究院有限公司,聚焦智能機床,打造貫穿創新鏈、產業鏈的機床行業創新生態系統,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融合貫通,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實現“產、學、研、用”科技資源集成,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秦川表示,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將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產品全面向行業中高端邁進,實現進口替代。

盡管工業母機重新站到了風口,不過,李靜也坦言面臨不小挑戰,“工業母機是一個制造體系,整體水平的提升,光靠主機廠/機床廠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依靠國家的力量,國家的產業政策做一個系統性的支持和扶持。”


粉巷財經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