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翻石頭環境友好,很多企業值得下手!”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謝治宇、葛蘭的隱形重倉股和最新研判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31 13:32:35

◎隨著公募基金2021年報披露結束,朱少醒、謝治宇、葛蘭等明星基金經理的隱形重倉股和最新研判曝光。具體來看,朱少醒提及估值考量變得更加重要;謝治宇強調很多企業開始變得值得下手;葛蘭則重申了對創新藥板塊的看好。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基金2021年報披露完畢,更多明星基金經理的隱形重倉股和最新研判出爐。比如富國基金朱少醒表示:“經過2021年的分化行情,除高景氣的新能源板塊,市場整體的估值有所回落。部分經歷過多一年考驗的核心資產公司估值已經相對合理。過去一年中小盤資產整體估值提升幅度也不大,翻石頭選股的環境依然友好。除了甄選優質的公司之外,估值考量變得更加重要。”

興證全球謝治宇在近期的頻繁發聲中指出:“隨著市場比較大的調整,很多企業比之前我們看到的狀況要好很多,開始變得很值得下手。”

而中歐基金的葛蘭在2021年報中重申其對于創新藥板塊的看好。她指出:“創新是醫藥生物行業成長最主要的驅動力,也是行業的核心魅力所在,創新藥、創新器械等長期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中歐基金在今年1月公告公司及葛蘭將自購中歐醫療健康基金、中歐醫療創新基金合計5200萬元,并承諾持有三年以上,目前相關自購已全部完成。

富國基金朱少醒:估值考量變得更加重要

富國天惠的2021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該基金的持有人戶數達到281.51萬戶,戶均持有份額4126.91份,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超過110億份,占比超過95%。

倉位顯示,截至2021年底,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93.53%;除了此前已經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在隱形重倉股方面,排在第11位至第20位的重倉股如下:


圖片來源:基金2021年報截圖,下同

 

在2021年報中,朱少醒表示,“2021年市場風格極度分化。在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行業運行的規律有較大的扭曲,企業經營也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從結果來看,高景氣的新能源行業保持強勁增長,同時也吸引了市場最主要的增量資金,超額收益非常顯著。傳統板塊中,各細分行業的龍頭的經營抗風險能力也得到證明,但估值相反而是有所收縮的。”

“從長期來看,疫情的影響終將過去。經過各種復雜經營環境的挑戰,一批龍頭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反而得到大幅的提升。投資者需要用更長遠的現金流貼現視角來評估優秀企業才能過濾掉太多的短期波動干擾。“朱少醒繼續說道。

展望2022年,朱少醒指出,“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后新冠時期的投資應對。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將和新冠共存。同時國內實體增長減速的壓力顯現,宏觀經營環境復雜。經過2021年的分化行情,除高景氣的新能源板塊,市場整體的估值有所回落。部分經歷過多一年考驗的核心資產公司估值已經相對合理。過去一年中小盤資產整體估值提升幅度也不大,翻石頭選股的環境依然友好。除了甄選優質的公司之外,估值考量變得更加重要。優質公司并不簡單等同于耳熟能詳的明星公司。”

朱少醒還坦言,“我們并不具備精確預測市場短期走勢的可靠能力,理性的長期投資者應該做的是以合理的價格耐心收集前景遠大的優秀公司的股票,等待公司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和市場情緒在未來某個時點的回歸。”

興證全球謝治宇:很多企業開始變得值得下手

再來看另一位頂流基金經理,興證全球的謝治宇近期頻繁發聲。相比于2021年報中的簡單發聲,近期其在某渠道的線上交流,可能更值得關注。

謝治宇表示,“隨著市場比較大的調整,我們其實會看到很多企業開始變得很值得下手,它比之前我們看到的狀況要好很多。但關鍵是這個事情看你用多長周期去看。從短期來看,我估計很多企業,特別是中游和下游的企業,盈利狀況一定會受到經濟狀況的制約。但是我們可能不能完全由特別短期的業績推演一個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舉個例子,不管是旅游或者是航空,受疫情影響大家都會看到它受到的沖擊是巨大的,可能都要處在一個虧損狀態。但事實上,這個市場上并不會用非常顯著的低于一倍PB的價格交易它,因為大家還是相信疫情終會過去的,大家還是相信這些企業終歸會回到合理的盈利能力,所以它的定價方式是不一樣的。”

因此,“很多企業如果用市值的角度去衡量,不是那么短期的看基礎間盈利的波動,其實已經進入可以投資的區間。”謝治宇進一步說道。

具體到其持倉,從興全合潤以及興全合宜來看,除了此前已經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第11位至第20位的隱形重倉股如下:


興全合潤第11位至第20位的隱形重倉股

興全合宜第11位至第20位的隱形重倉股

 

葛蘭:重申對創新藥板塊的看好

再看另一位處于風口浪尖的基金經理——中歐基金葛蘭。數據顯示,受醫藥行業波動影響,其代表作自去年以來出現了明顯的回撤。

而在剛剛披露的2021年報中,葛蘭表示,“整體而言,我們依然看好醫藥生物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但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經歷了近兩年的快速上漲和新冠疫情反復的擾動,2021年醫藥生物板塊出現了較大波動。基本面方面,行業仍保持了較強的韌性。經營層面,企業正在走出疫情影響,逐步恢復到基本正常的狀態,同時更加注重研發的科學布局、管理的精細化提升,為后續長期增長打基礎。政策方面,總體延續了穩健、積極的趨勢,引導行業向有真正創新、有臨床價值、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及服務轉變的導向沒有變化。”

在基金操作層面,葛蘭表示,“我們仍嚴格按照我們的投資框架自上而下尋找中長期景氣度較高的子行業,并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在長期看好的核心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等方向進行了著重布局。”

而其代表作的隱形重倉股,具體如下:


與此同時,葛蘭在此份年報中更為詳細地分析了行業發展趨勢,重申其對于創新藥板塊的看好。她指出,創新是醫藥生物行業成長最主要的驅動力,也是行業的核心魅力所在,創新藥、創新器械等長期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具體到公司層面,企業轉型創新的趨勢仍在延續,創新藥臨床申請數量逐年創出新高。創新質量方面,近幾年整體研發管線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隨著海外臨床的逐步推進,預計我國創新產品也將在海外逐步進入收獲期。與此同時,國內的創新藥服務企業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部分細分領域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創新產業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景氣度。此外,伴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及認知水平快速提升,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且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空間依然巨大。“葛蘭進一步說道。

此外,據記者進一步了解,2022年1月,中歐基金發布公告稱中歐基金及葛蘭將自購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及中歐醫療創新基金合計5200萬元,并承諾持有三年以上,目前相關自購已全部完成。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8650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