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7 21:54:43
每經編輯 黃勝
本輪上海等地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房貸還款壓力大”成為關注焦點。對此,部分商業銀行出臺了一些對策。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26637
4月7日,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報道,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伊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便針對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出臺了疫情期間延期還款等相關服務政策,并一直延續至今。
政策適用客戶范圍主要包括: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包括參加疫情防控的醫務工作者、軍警、街道社區工作者和政府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等;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及農戶;因封城封路及營業網點不開門等客觀原因出現還款困難的其他類型客戶。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據了解,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針對以上個人貸款客戶主要提供三類調整方式的服務:
一是最長至28天的短期延后還款,延期期間內不催收、不影響征信;
二是調整賬單計劃,根據客戶受疫情影響情況,可選階段性調整賬單計劃,降低當期分期還款額,降低部分延后至以后月份歸還;
三是延長貸款期限,延長貸款總體期限,推遲到期日,降低分期還款額。
同時,針對受疫情影響、符合延期還款條件的客戶,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還實施征信保護措施,并開通征信異議受理綠色通道,為客戶提供快速辦理異議申請的渠道,全力保障客戶權益。
據悉,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客戶誤認為延期還款就不需要歸還延期期間未還貸款本金對應的利息。對此,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在受理客戶申請時,會詳細說明延期歸還的貸款本金會正常計算利息,在以后的還款期內分期償還,可能導致恢復正常還款后利息會較以前有所增加,并向客戶展示詳細還款計劃安排,以免客戶誤解。
另據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人員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以及疫情之下現金流受到影響的客戶,可以申請包括延期還款、延長貸款期限等,以緩解房貸還款壓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工行上海市分行表示,疫情期間,建議個貸客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還款。對于受疫情影響暫時還款困難的客戶,該行可根據實際情況和客戶申請,調整還款安排,延后還款期限,緩釋客戶還款壓力。而對于具體的還款安排,相關人士表示,要根據個案情況調整。
中國銀行則專門出臺了包括手機銀行線上還款、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付息、設置還款優惠期在內的一攬子個人住房貸款保障政策,指導上海、吉林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分支機構積極響應客戶訴求,針對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和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落實政策安排,持續做好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農行上海市分行則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房貸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
一是受疫情影響產生還款壓力的客戶,可通過延長貸款寬限期、調整還款周期等方式延后還款,緩解近期還款壓力。
二是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出現非個人主觀原因造成的房貸逾期,暫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不計收罰息。
三是對其他受疫情影響、非個人主觀原因造成房貸逾期的,可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不計收罰息。
交行上海市分行表示,對于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確診患者、隔離人員,或者其他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房貸客戶,經核實相關情況后,為客戶提供還款寬限期延長紓困服務,給予房貸客戶最長3個月還款寬限期,以緩解房貸客戶還款壓力。
具體操作上,疫情期間的寬限期延長以客戶本人申明為準,可提供工作證明或居委證明、企業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說明申請原因為受疫情影響。交行上海市分行會根據房貸客戶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單筆貸款的具體寬限期天數,最長給予3個月的還款寬限期。對于已設置還款寬限期的貸款,在寬限期之內還款的,不會影響人行征信記錄。
郵儲銀行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房貸客戶,提供最長6個月的延期還款服務。
在出臺房貸延期還款政策的同時,郵儲銀行嚴格落實征信權益保護政策,明確對因疫情影響還款不便的上述四類房貸客戶,可協助開展疫情相關的征信逾期記錄調整,充分保護客戶的征信權益。
另外,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光大銀行上海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平安銀行上海分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也出臺了相應舉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證券報、澎湃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2663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