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0 22:22:02
每經評論員 張懷水
近日,比亞迪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這標志著,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車企。
全球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誰走在前面,就能獲得先發優勢,獲得各方更多關注。因此,比亞迪此舉可謂順應大勢。其實,不僅是比亞迪,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車企也開始制定停止燃油車生產銷售的時間表,比如長安、北汽集團、日產汽車等預計2025年或2025年后停售燃油車。
盡管部分新能源車企近期因原材料成本等因素陸續提價,但據乘聯會數據,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7.2萬輛,同比增長180.5%。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零售滲透率達21.8%,較去年2月份提升13個百分點。“雙碳”背景下,傳統車企的天平逐漸向新能源傾斜,提前布局新能源賽道,將進一步倒逼能源技術加速轉型,電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技術有望在更短時間內得到普及和規模化運用。
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是,新能源車賽道并不是一片坦途,依然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在汽車芯片上仍然面臨“卡脖子”問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配套還不夠完善,動力電池的續航能力有待加強等掣肘仍然存在。
筆者認為,在能源轉型這個你追我趕的賽道上,我們應更加注重科技創新,補齊發展短板。從國內能源科技發展形勢看,我國已經從“跟跑、并跑”為主,向“領跑、主導”加速轉變,但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運用仍然需要科技創新作為支撐。只有不斷補齊電池、芯片、續航等方面的短板,才能增強“斷油”的底氣。
基于“雙碳”目標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國內外車企紛紛搶占新能源賽道,綠色出行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尤其是基于能源技術創新,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光伏汽車等均被資本市場看好,由傳統石化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的普及運用有可能提前到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化石燃料資源緊缺,我國超過70%石油依靠進口,如果我們能在芯片、動力電池等環節獲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具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對于我國能源自主及安全保障而言非常重要。
比亞迪率先“斷油”釋放了明確的信號,“理小蔚”及寧德時代的估值一再看漲也充分說明新能源賽道同樣被資本市場看好。但新能源汽車換擋提速趕超燃油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中國能源技術的轉型不會一蹴而就,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