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1 13:07:10
每經記者 湯輝 張弩 每經編輯 王曉波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與新浪AI媒體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1-2022)》。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每經”)憑借全球首個全流程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7*24小時視頻直播產品“每經AI電視”,與央視網、微博、快手、嗶哩嗶哩等共同入選中國智能媒體十大年度案例。
《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一大亮點是通過中國智能媒體十大年度案例,深度解析行業最佳實踐。自2019年起,《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每年發布,通過記錄中國智媒發展,解析中國智媒發展突圍,深入挖掘中國智媒案例經驗,共同見證中國智媒的創新力量和無限潛能,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智能媒體領域產學研用協作創新的重磅成果。
《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2021年,我國進入全媒體傳播體系2.0建設時期,媒體正從策、采、編、發等單點升級,邁向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一體的全周期升級,打造貼合業務流程和應用場景的AI中臺架構。同時,智能虛擬人應用火爆破圈,開啟元宇宙新紀元也是2021年媒體發展的重要亮點之一。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媒體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系列課題總負責人徐琦表示,每經2021年末上線的“每經AI電視”非常值得關注。該案例是全球首個全流程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7*24小時視頻直播產品,推動財經媒體內容生產和輸出傳播大步邁入智能時代。“每經AI電視”是每經向視頻轉型取得的標志性成果,也是自身轉型成為智媒科技公司的里程碑,而其智媒引領的深度融合創新路徑同樣也值得業界與學界解析與借鑒。
每經AI電視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使財經媒體的內容生產和輸出傳播進入“無人化”時代,同時也是全球首個完成了從AI稿件撰寫——虛擬主播視頻生成——AI視頻生成——視頻串聯播出,整個直播鏈條完全AI化制作的創新產品。除審核和監播外,每經AI電視24小時不間斷的內容播報和傳輸全程不需要人工參與。
針對智能媒體未來一年的發展,《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1-2022)》還指出:虛擬偶像有望持續發展,展現豐富的應用場景,而AI+物聯網的加速融合,也將帶來多終端智媒的持續發展。
未來,每經將通過對AI電視相關技術能力進行持續開發,逐步實現多虛擬主播互動、真人主播與虛擬主播連線、虛擬主播主持圓桌論壇等更為豐富、生動的播出形式,同時結合每經自研的元宇宙媒資庫、短視頻智能化生產平臺等工具化產品,對AI電視中的視頻內容不斷進行優化,以每經新版APP為傳播運營載體,實現多個智媒項目的平臺化重構。
另一方面,通過每經AI電視2.0、每經新版APP、元宇宙媒資庫、短視頻智能化生產平臺等財經場景化平臺的整合,疊加新聞采編與AI技術的結合,每經將嘗試實現內容、聲音、視覺三個體系的聯動發力,打破文本、音頻、視頻傳播媒介之間的壁壘,最終實現在擬真虛擬場景中構建海量可視化內容數據庫和多樣化虛擬主播形象矩陣組成的財經元宇宙,讓新聞播報的嚴謹性、專業度與生動的“財經故事”演繹相融合,在每經APP平臺向用戶提供資訊生動、千人千面,個性化、沉浸式的“私人訂制”內容服務。
閱讀報告原文:《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1-2022)》
(圖片來源:《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21-2022)》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