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7 07:59:09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蓋源源
4月16日晚,上海市經信委公布了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下稱“指引”),指引提出五大方面21條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包括要求企業做好全體員工的每日健康監測和登記,堅持一日兩測,早上做抗原檢測,晚上做核酸檢測。
4月11日拍攝的上海浦東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有序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上述指引包括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施場所分區分類管理、強化企業員工管理、加強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資儲備、做好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保障五大方面。
比如,實現各區域之間的物理隔離,實行工作場所、住所“兩點一線”管理,所有人員在指定崗位工作和住宿,最大限度減少不同區域之間的人員直接接觸。加強對各區域之間結合部的管理,杜絕風險點。
做好全體員工的每日健康監測和登記,提高篩查密度,堅持一日兩測,早上做抗原檢測、晚上做核酸檢測。指定專人每天匯總人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應暫時安置到臨時觀察點進行隔離,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員工需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符合條件的還需完成加強免疫接種。
企業應當制定應急情況下的處置方案,一旦有突發情況,必須最大限度控制擴散和外溢,絕對確保安全生產。加強應急演練,確保員工熟悉疫情防控應急各項流程和措施。加強和屬地政府溝通,建立 性人員轉運聯絡通道。
各區政府和街鎮、園區要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指導企業“一企一策”,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核酸檢測點設置和提供檢測服務,及時處理醫廢,并對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提供托底服務。
工信部:設立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
上海作為工業重鎮,疫情沖擊也對全國的產業鏈帶來了影響。
4月15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余承東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上海如果不能復工復產,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汽車產業,產業經濟損失/代價將會很大。”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在14日發表了類似觀點,他表示,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
以芯片為例,上??胺Q中國的“芯”臟。民生電子數據顯示,上海集成電路產值占全國比例約為23%,其中設計業、制造業、封測業分別占比25%、18%、17%。上海在中國芯片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而當疫情襲來時,各大芯片行業的員工在爭分奪秒地趕回公司。
華虹集團這樣描述道:“數千華虹人,就這樣突然地在短短兩個小時內,急扔下碗筷,隨手將衣物和洗漱用品丟進行李箱......華虹人背負著家人的擔心和牽掛,懷揣著對家人的惦記和內疚,在浦東封閉之前的那一刻,有自駕、有打的、有家人驅車護送,趕回了廠區,集結到部門,開啟了6000余勇士駐守各工廠的‘芯’生活。”
據人民日報報道,新昇半導體(滬硅產業全資子公司)組織協調近400人在3月28日凌晨4點進入公司,保證工廠連續生產所需人力。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表示:“(晶圓廠)半導體設備不能停工,否則損失非常巨大。目前中芯國際、華虹還沒爆出大的確診信息。由于采取了閉環管理、駐廠生產等措施,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集邦咨詢分析師喬安對記者表示:“目前中芯、華虹等晶圓廠產線尚未因疫情因素停工,主要采取封閉式管理,廠內運作仍然正常。惟物流運輸受阻造成出貨端延遲,預估影響將延續至四月底。”
在保障供應鏈方面,工信部也帶來了好消息。4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文章稱,工信部近日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組,與上海市有關部門一道,全力做好醫療物資供應保障,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穩定生產和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
根據“工信微報”15日發布的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前方工作組趕赴上海后,加強部市協同、前后方聯動,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重點企業和外資項目進行摸排,掌握生產運行面臨的困難問題,摸清復工復產的梗阻和障礙。4月5日,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上海前方工作組組長王江平召開視頻會議,研究建立產業鏈供應鏈訴求應急協調機制,設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新經緯、中國基金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