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重磅官宣!國家統計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這些數據也出爐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8 11:06:16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2年4月18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2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中國網

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大,經濟發展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持續穩就業穩物價,切實保障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954億元,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106187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153037億元,增長4.0%。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

付凌暉在會上說,大家對中國經濟的關注度比較高,特別是一季度經濟運轉情況。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也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面對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國民經濟繼續恢復,開局總體平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從增長看,經濟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增速高于上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3%。從就業看,盡管受疫情沖擊影響,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但總的看,就業總體穩定的格局沒有改變。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從物價看,市場商品和服務供給總體充足,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從國際收支看,貨物貿易順差擴大,服務貿易逆差縮小,外匯儲備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國際收支狀況保持穩定。

圖片來源:新華社

二是工農業生產總體穩定。春耕備耕有序推進,畜牧業生產平穩增長。農業形勢保持穩定,一季度,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8.8%,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裝備制造業增長8.1%。

三是創新發展態勢持續。新產業不斷成長。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保持較快增長。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壯大,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在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3.2%。

四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制造業占比繼續提升,一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9%,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消費主導作用明顯。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4%,比上年同期提高18.7個百分點,高于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城鄉居民收入比值下降。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39,比上年同期縮小了0.04。

五是綠色轉型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產品較快增長。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了140.8%和24.3%。清潔能源消費占比繼續提升。一季度,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一季度,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3%。

六是民生改善繼續加強,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1%,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4.2%,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居民基本生活消費得到保障。一季度,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3%和11.8%。民生領域投資繼續增加。一季度,教育、衛生領域投資分別增長17.2%和23.8%。

需要指出的是,3月份以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影響持續,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恢復態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改變,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戰勝困難挑戰,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下階段,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狠抓政策落實,力爭早落地早見效,有效應對突出矛盾,穩定經濟基本盤,保障基本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

付凌暉介紹,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同比名義增長5.4%,實際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同比名義增長7.0%,實際增長6.3%。從收入來源看,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名義增長6.6%、5.4%、6.1%、6.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39,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8504元,同比名義增長6.1%。

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6%;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6.3%,其中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9%。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0%、5.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3小時。一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7780萬人。

圖片來源:新華社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國際形勢確實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影響持續,對就業造成了一定壓力。但是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助企紓困的力度也在加大,就業形勢總體保持基本穩定。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比上年同期略高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的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為4.9%,與上年同期持平。

從月度走勢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升高,其中1月份和2月份升高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因為在春節前后求職人員換工作增加,會帶來失業率有所上升。從一般經驗來看,3月份以后隨著換工作的人員陸續找到工作,城鎮調查失業率會逐步下降。但今年3月份以來受國內疫情影響,部分人群就業難度增加,一些求職人員參加招聘也受到一定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有所增加,就業壓力有所加大。

盡管面臨不少困難,但是我國就業保持穩定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會繼續顯效,疫情的不利影響會逐步得到控制。今年政府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利于企業紓困發展,穩定就業崗位。同時,創業創新發展態勢持續,也有利于促進就業崗位增加;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也有利于就業市場供需的銜接。

下階段,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有利條件,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減負穩崗擴就業,積極穩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做好大學生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關于疫情對生產的影響。今年以來,特別是3月份,由于部分地區疫情的發展,對一些接觸性行業,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沖擊影響較大。疫情條件下,居民的批零住餐、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接觸性、聚集性消費有所減少,給相關行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一些疫情嚴重地區的企業出現停產減產,交通物流受到影響,也制約了工業生產。盡管存在這些問題和壓力,但是我們要看到,經濟繼續恢復還是有比較好的條件。

一是經濟發展有韌性。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恢復的態勢也沒有改變。我國產業體系齊全,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創新驅動發展成效不斷顯現,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

二是科學防疫有條件。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符合實際的防控措施,維護了經濟社會大局的穩定。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傳播特點發生新的變化,但只要堅持科學防疫,我們能夠逐步阻斷疫情傳播,降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三是政策支持有力度。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財政方面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將達到2.5萬億元。面對復雜的局面,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近期人民銀行實施全面降準,推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將有利于緩解企業困難,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下階段,推動經濟持續恢復,要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推進已出臺政策早日落地見效,持續擴大內需,持續助企紓困,保障基本民生。

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2.7%

付凌暉介紹,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4872億元,同比增長9.3%。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制造業投資增長15.6%,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7%。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4%。民間投資59622億元,增長8.4%。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7%、14.5%。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7.5%、35.4%;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1.3%、19.0%。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6.2%,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3.8%、17.2%。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長0.61%。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46052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4292億元,增長3.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367億元,增長3.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98006億元,增長3.6%;餐飲收入10653億元,增長0.5%。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3%、6.6%。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6%、7.6%。全國網上零售額30120億元,增長6.6%。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5257億元,增長8.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2%。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33億元,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1.93%。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其中,城市上漲1.2%,農村上漲0.7%。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1.3%,衣著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5%,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6%,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6%,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7%。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7%,鮮果價格上漲6.9%,鮮菜價格上漲3.7%,豬肉價格下降41.8%。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7%。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1%。一季度,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3%。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10.7%,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3%。

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付凌暉介紹,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94151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260億元,增長13.4%;進口41891億元,增長7.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0369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3.9%,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2%,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8%,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3月份,進出口總額32065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17535億元,增長12.9%;進口14530億元,下降1.7%。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7308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