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6 22:28:47
每經特約評論員 王娟 賈明
新冠疫情作為一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給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嚴峻挑戰。社區是連接社會宏觀結構和微觀家庭、個體的重要橋梁,是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在疫情大考中,社區成為防控戰“疫”的“底線”,社區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為我國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疫情等公共危機具有突發性、緊急性、不確定性和破壞性等特點,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經常出現物質保障不到位、信息不對稱、技術手段匱乏等各類突發狀況。此時,社區防控迫切需要由被動走向主動,創新社區治理的手段和路徑。“社區派遞員”“醫生驛站”“高溫青年”等社區自組織應運而生,以其靈活、高效、協作的運作模式,拓寬了社區治理的渠道,成為社區戰“疫”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社區自組織是社區志愿服務群體在沒有物質激勵和機構監督管理之下自發自愿為社會貢獻行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促進群眾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社區自組織在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打造韌性社區、防范和化解重大公共危機方面具有重要潛力。
通過對部分城市社區在抗擊疫情中的表現分析發現,目前社區防疫的志愿服務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行動路徑,即由行政主導方式推動。筆者認為,這種傳統志愿服務模式在抗擊疫情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社區作用的更好發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從社區層面來講,“自上而下”的社區志愿服務模式在應對重大公共危機方面存在制度僵化、缺乏信息分享平臺等問題。目前,很多志愿服務活動是通過“自上而下”推動的,行政化導向明顯,社會活力不足。這種模式難以應對任務量驟增的疫情封控等突發狀況,容易出現疫情防控中的“真空地帶”。
第二,從技術手段方面來講,社區志愿服務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孤島現象突出。近年來,盡管各地掀起了“智慧社區”的建設浪潮,但“智慧社區不智慧”等現象屢見不鮮。在實際志愿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社區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導致社區內部、外部志愿服務人員出現供給不匹配的情況。此外,由于數據平臺之間未打通,疫情信息存在社區重復錄入、居民重復填報等問題,加重了社區志愿者的工作負擔。
第三,從志愿者服務群體角度來講,目前多數社區志愿服務團體是在街道辦、居委會的領導下開展活動,導致目前志愿者服務隊伍的主動性、自治性薄弱。此外,志愿者群體來源較為單一,主要為學生和老年人,缺乏高學歷者和專業人士,導致志愿者服務群體參與疫情應對的能力不足。
第四,從個體層面來講,志愿者的基本權益保障和激勵不足也是制約其參與疫情應對的重要因素。志愿者在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過程中面臨著極大的健康風險,引發他們心理不安全感和消極情緒,從而降低了他們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此外,志愿服務是非營利性的公益行為,志愿者自身也常常遭遇質疑。這導致志愿者缺乏物質和精神激勵,造成持續參與志愿服務的意愿不高。
針對以上傳統社區志愿者服務面臨的關鍵問題,迫切需要創新志愿服務的模式和路徑。不同于傳統志愿服務管理方式,社區自組織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志愿服務運作模式,呈現多中心的控制手段,強調利益分享,具有共享的愿景,能夠進行自我變革與自我學習。自組織并不等于無組織,只是這種組織的秩序不是預先設計的,而是自發形成的,其最終目標是提高效率、產生協同價值。社區自組織以多元化、靈活性和共享性的特點,能夠幫助彌補傳統志愿服務模式的不足,對于擺脫應急管理的滯后性和回應性束縛,打造韌性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為成功應對公共危機,建立常態化的社區防控共同體,筆者認為,亟需建立社區自組織,并促進其高效運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區需加大對自組織的支持力度,做好志愿服務應急預案,打造韌性社區。具體而言,社區需增強居民的社區共同體意識,發揮好溝通協調的作用,為自組織在進行危機治理方面提供相關培訓和健康指導。同時,社區應在日常情況下通過制訂應急預案和開展演練等方式,加強政府、社區與志愿服務自組織的溝通協作,做到“平戰結合”。
二是數字化賦能社區自組織治理,打造“智慧型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社區應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搭建便捷的數據分享系統和線上服務平臺,與自組織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從而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化、智能化以及資源配置合理化的目標,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公共危機。
三是志愿服務自組織內部需強調共創、共享和共治。一方面,社區自組織應弘揚“利他即利己”的共享價值觀,引導公眾將志愿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社區自組織在志愿者招募時應考慮成員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同理心,在人員配備方面遵循多樣性、專業性和年齡結構均衡性原則,增強志愿者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四是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一方面,鼓勵志愿者個體自主發起、設計和參與志愿服務項目,綜合考慮社會需求和志愿者內在需求的匹配,以滿足志愿者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組織中關鍵群體的榜樣引領作用,為志愿者提供外部激勵。例如,借助媒體等力量對自組織中的關鍵群體進行表彰和宣傳,引發公眾的道德共鳴。社區可對志愿者的社區貢獻予以認可和獎勵,通過引導公眾對志愿者表達感激、提供積極反饋等方式,激發社區自組織的活力。
(作者單位系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