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IPO季度觀察丨各地一季度85家公司A股IPO:成都、蘇州成崛起新勢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9 16:16:30

◎今年前3個月,上海、北京、廣州分別有9家、7家、5家公司成功A股上市,居于第一方陣;讓人意外的是,一線城市中深圳“掉隊”,僅兩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

◎截至一季度末,北京一季度新增A股上市公司合計市值達1.47萬億元,緊隨其后的是“黑馬”江西上饒,一家公司就為當地上市公司群增添了1226億元市值。

每經記者 張海妮  湯輝    每經編輯 文多    

哪座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末合計新增市值全國第一?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深圳

 

不是上海也不是廣深,這道題的答案是北京。

一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數據,能給予我們一個重新觀察它的角度。而IPO數據,則是這種新角度的最新表達。

2022年一季度,85家公司登陸A股市場,合計募集了1799億元資金。在當地公司新增IPO數量上,北京、上海、廣州穩居第一方陣。

不少人心目中的“園林之城”蘇州、“安逸休閑”的成都,今年一季度的IPO數據同樣亮眼。如果從這些數據觀察這兩座“詩意”的城市,則不難望到其作為工業巨城的高大身影,并真實感受到其科技創新能力。

城市IPO,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它們為何能持續吸引追夢人。

第一方陣:上海、北京、廣州

想知道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不妨看看這個城市又有多少家公司拿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門票。公司能通過IPO登陸A股,除了證明其本身有一定實力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環境,地方活力。

下面就以今年一季度新增A股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分析。

提到經濟發達城市,北上廣深一般會第一時間浮現于腦海。Wind數據也基本印證了上述印象,今年前3個月,上海、北京、廣州分別有9家、7家、5家公司成功A股上市,居于第一方陣;讓人意外的是,一線城市中深圳“掉隊”,僅兩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

緊隨其后的是第二方陣,成都、蘇州、西安、嘉興、杭州分別有4家、4家、3家、3家、3家公司新增成為A股上市公司。

從區域角度看,東部城市無疑是領頭羊,多城市齊發力的特征明顯,除了前述第二梯隊的東部城市上面提到的蘇、杭與嘉興,無錫、寧波、南京、淮安、常州等地也均收獲2家新上市公司。

西部方面,一季度成都、西安共同撐住了“場面”表現更優,其中一大特點是當地“高新區”作出較大貢獻。如成都4家公司中3家來自高新區,西安的3家公司則全部來自高新區。

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城市一季度在IPO上發力不明顯表現沉寂。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均為GDP“萬億俱樂部”成員,僅武漢和合肥各新增1家上市公司。此外,沒有一座中部城市新增2家及以上上市公司。

從市值來看,由于中國移動A股上市新增的1.43萬億元市值,北京上市公司合計A股市值激增1.47萬億元,這也讓北京成為“A股新增市值第一城”。緊隨其后的是“黑馬”江西上饒,晶科能源憑借一己之力,為上饒上市公司群增添了1226億元市值。上海的9家公司則合計貢獻了681億元新增市值。

對于IPO公司來說,募集資金是一個關注重點。從IPO募資金額排序可以看到,中國移動、晶科能源排名靠前,募資總額分別為520億元和100億元,排名第三的是翱捷科技,募資總額為69億元。

在公司成功上市的路上,當地政府往往會助一臂之力,上市后,不少公司也會優先考慮將募集來的資金用于當地新建項目,促進當地相關產業乃至當地經濟的發展。例如翱捷科技就計劃在上海張江創新園投資商用5G增強移動寬帶終端芯片平臺研發、5G工業物聯網芯片項目等多個項目,約18億元的總投資中,有近15億元來源于此次IPO募集資金。

從上市板塊的選擇看,創業板和科創板是熱門目的地,分別為36家、27家。此外,滬深主板有15家,北交所有7家。

有意思的是,不同城市公司選擇上市板塊在數據上也有一定特征,這或與當地企業的規模、特點及科創屬性有一定關聯。例如,西安3家上市公司都選擇了科創板,蘇州4家公司中3家選擇了科創板,而嘉興的3家公司都選擇了創業板。

蘇州:新增4家,3家是半導體公司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提起吳門蘇州,不少人腦中會浮現一片水墨江南的景象。拙政園、虎丘山、昆劇……這種種詩意中國的重要場景,莫不是這座城市的重要標簽。

而在江山勝跡、文化沉淀之外,如今的蘇州,更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城市。透過一季度IPO的數據,我們也不妨為蘇州加上一個新的標簽——“半導體”。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之門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392142

從產業和城市的角度來看,新晉上市公司行業與所處城市的產業集群密切相關。而在一季度,蘇州新上市的4家公司中,國芯科技、東微半導、創耀科技這3家均來自半導體行業。

國芯科技,聚焦于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東微半導,以高性能功率器件研發與銷售為主,屬于技術驅動型半導體企業;創耀科技,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專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

除了這3家公司,蘇州還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如約400億元市值的設計公司思瑞浦,曾沖刺科創板IPO的制造大廠和艦芯片,另外,國內封測三巨頭中的華天科技和通富微電都在蘇州設有重要生產基地。

一個產業想發展壯大,絕非一日之功。早在本世紀之初,蘇州就表現出了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多年走來,當地也不斷通過政策促進行業發展,聚攏產業資源。

而蘇州工業園區就是政策沉淀與成果的展示舞臺。

園區管委會官網上的一篇文章提到,近年來,園區積極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梯隊,全力支持優秀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培育了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上市企業“軍團”。

就在今年初,園區還在加碼激勵政策。

2月發布的《蘇州工業園區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上市及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完成股改給予50萬元獎勵,輔導驗收給予100萬元獎勵,上市申報材料受理給予150萬元獎勵,正式發行上市給予100萬元獎勵,并按其首發募集資金投在園區的金額的2‰給予募投獎勵,募投獎勵最高1000萬元。

在當地政策持續發力下,蘇州工業園內上市企業總數已達58家,其中科創板16家。

蘇州還是較早關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并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的城市之一。

時間回溯至2021年3月,蘇州發布了《蘇州市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于第三代半導體,上述《措施》中提出:鼓勵設立企業研發機構,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按照企業研發投入給予支持,重點支持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鼓勵企業成果轉化。

成都:特色“股改貸”亮眼

與蘇州類似,IPO數據也給了大家一個重新觀察“安逸成都”的角度。

在一街一歷史遺跡的主城區之外,這座城市的高新區則在布局與建筑上,處處展現著現代感。

高新區,已經成為中國各大城市拉動上市公司數量增長的火車頭。在高新區如何拉動公司上市這方面,成都是個值得分析的樣本。

成都高新區環球中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今年一季度,成都新增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融化學、立航科技、佳緣科技和坤恒順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4家公司中,后3家全部出自成都高新區。

發展勢頭良好的園區、各種完善的配套政策,促進科創資源和科技企業聚集,再加上大片的綠色公園提供美好人居環境,上市公司不斷涌現,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立航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和飛機部件裝配等專業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

招股說明書顯示,立航科技本次擬募集資金7億元,主要用于航空設備及旋翼飛機制造及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

在立航科技尚在進行股份制改造的階段,成都高新區就對企業提供了一攬子擬上市企業專屬服務。其中最為特色的,是對立航科技自然人股東提供的1000萬元科技金融政策性產品“股改貸”。這筆錢有效緩解自然人股東資金壓力,真切地推進了企業上市進程。

“股改貸”是成都高新區在全國范圍內首創開發的創新金融產品,專門為企業自然人股東在股改過程中因轉增股本而繳納大額個稅的痛點設計。該產品將有效助推擬上市企業順利走過改制陣痛期。

同時,成都高新區不斷完善上市后備企業培育服務機制,建設了上市后備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構建起五級上市后備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和上市工作“五化”服務體系(上市培育梯度化、上市服務標準化、解決問題個性化、扶持政策鏈條化、上市培訓體系化)。目前來看,這些創新與服務,有效助推了區域內企業的發展。

(每經智庫城市研究員張強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IPO 成都 蘇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