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6 15:55:00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趙云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大盤高開低走,各類指數幾乎都在調整,這種走勢頗有些讓人看不懂,Z哥看了也是一臉懵,說好的“今天開盤穩了”呢?
昨天市場發出兩大利好,一個是與上海疫情有關,一個是央行的定向“降息”,都是大級別利好。
但是這兩大利好,似乎并沒有得到市場預期的反應,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今天出現調整呢?其實,也沒用多長時間,原因就找到了。
原來,兩大券商的交易系統宕機了。
先是招商證券,據報道,今天早上開盤后不久,招商證券的系統就崩了。不論是電腦端還是手機端,部分投資者均無法登錄系統。這已經不是招商證券第一次出問題了,招商證券APP曾在2020年7月宕機過一次。而今年3月,也就是兩個多月前再次宕機。
隨后,招商證券官方就出來道歉了。
不僅僅是招商證券,無獨有偶,今天華西證券也出了問題。據報道,華西證券APP今天出現故障,交易頁面系統顯示“后臺系統繁忙,請求被取消,請稍后重試”。
一天之內,兩家大型券商的交易系統都出現問題,Z哥確實就有些搞不懂了。作為“幾十年”股齡的老股民,Z哥印象中,一般只有在極端行情中,才會出現交易系統宕機的情況。比如成交量突然急劇放大,投資者委托數量大幅增加的時候,才會出現“堵單”的情況。但是,今年的行情幾乎都是不溫不火的,怎么可能堵單呢?
確實是想不通,在我的理解中,堵單和堵車有些類似,券商的交易通道,如果遇到委托單子太多了,是有造成擁堵的情況。就像是一條道路,路上車子多了,確實會擁堵。但是,如果路上并沒有那么多車,卻還是擁堵,那么就可能是通道里有故障了,比如道路不平,或者是紅綠燈太多了等等,都是“系統”的問題。所以,如果現在的行情下,券商系統還會宕機,那就不是委托太多的問題,而是券商交易通道出現了“系統”的問題。
據報道,在一個多月前,招商證券舉行的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公司方面曾表示,今年3月出故障的系統是20年前的老交易系統。難怪了,如果不對交易系統更新升級,那多半以后還會出問題。
所以,今天開盤后行情出現調整的原因算是找到了,兩家券商系統都崩了,很多想要買票的錢進不來,大盤調整一下也屬于正常。等到下午,系統問題解決了,大盤也就穩了。
當然,上面的分析,屬于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調侃一下。
大盤真正的調整原因,或許與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重要經濟數據有關。
首先,工業生產放緩。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比1-3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盡管高技術制造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但整體來看,工業生產在放緩。
第二,服務業生產下滑。1-4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0.3%,比1-3月份回落2.2個百分點。
第三,社會零售總額下降,這也是最值得警惕的數據。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42億元,同比下降0.2%。
如果只看1~4月的銷售數據,或許還不能說明問題,進一步看4月份單月的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83億元,同比下降11.1%,環比下降0.69%。具體來看,其中,商品零售26874億元,同比下降9.7%;餐飲收入2609億元,下降22.7%。
可見,4月份的銷售數據,確實是令人感到有些擔憂的。單月同比下降11.1%,這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今天統計局表示,今年以來,受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沖擊明顯的超預期影響,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截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股市出現調整,也就合情合理了。Z哥原本以為,下午大盤可能會拉起來,但好在跌得也不多,還算是比較穩吧。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都以年均6.5%的速度快速增長。這六年,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都超過50%,可謂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那么,消費數據大幅下滑,如何來化解這個困局呢?
2020年以來,消費的下滑,很大程度上看,還是與疫情有關,要想重新提振消費,根源要重新激發普通老百姓的消費欲望。那么,以下幾招,還是可以一試。
第一,發放居民消費券,或者是消費補貼,其實近期已有部分城市開始發放消費券了,其中的好處屢試不爽,杠桿效應是很明顯的,比如發100元的消費券,可能會激發出200元甚至300元的消費。
第二,降息。目前,針對房地產的“降息”政策已經有了,畢竟,現在房貸利率還是太高,通過“降息”,可以激發一定住房剛需。同樣的,如果大幅降低存款利率,也能起到居民儲蓄搬家的效果。一旦錢從銀行里取出來了,自然會拿去多消費。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股市搞起來,努力提升市場信心,股市只要起來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自然會增加消費,原本不必要的一些開支,原本是可選消費的,因為財產性收入的增加,都可以立馬兌現,買了再說。所以,要想提振消費,股市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