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30 23:16:03
每經評論員 涂穎浩
近日,隔離險理賠風波引起熱議。從表面上看,此次風波主要是理賠標準定義與實際情況的差異,但也體現出了近年來保險產品層面的常見問題,即創新與風險預判識別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從產品角度來說,目前市面上所謂的“隔離險”,真實內涵是一份“意外險附加隔離津貼責任”,投保人因“隔離”獲賠。但這一保險責任在宣傳時被有意無意地放大,稱之為“隔離險”其實是存在誤讀的。
如果沒有因為此次疫情出現理賠激增,作為一類獲客產品,“隔離險”無疑能拉近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距離,也不失為一種有益創新。但當風險走向失控,繼而引發理賠糾紛,那么就會出現諸如“保險理賠難”“保險是騙人的”等質疑,行業口碑“一夜回到解放前”,這無疑與近年來整個保險行業塑造“社會穩定器”的努力背道而馳。
從險企角度來說,此次“隔離險”創新出發點旨在補償投保人因疫情導致的成本支出。但遺憾的是,無論設計還是運營層面,產品提供方都未能做到真正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只是憑借“隔離獲賠”的宣傳以及低價優勢在各大平臺收獲流量。與此同時,個別地區疫情反復也帶動了隔離險的銷售高潮,畢竟病例數據的增長無形中成了產品的宣傳背景板。平臺數據也顯示,在疫情波動時期,隔離險銷售尤為火爆。
但銷售端熱火朝天的背后,產品風控端卻亮起紅燈。人類幾千年的經驗早已無數次證明,傳染病風險走向是不可預估的。這是常識,你知道我知道險企也一樣知道。因此3月份疫情出現多發、頻發態勢之時,一大波熱銷隔離險紛紛下架停售,收縮供給,原因就在于風險不可控。產品設計的所謂“隔離責任”,隔離期間到底應該賠付多少錢,實際上缺乏定價的依據,當靜態產品遇上動態變化,保險公司是否預判到了賠付成本顯著上升、理賠糾紛大量出現的情況?
筆者留意到,此次理賠糾紛其實早有苗頭。早在產品面世之初,一些保險公司銷售就頗為激進。而在潛在高風險地區封控前大肆宣傳隔離險,往往還能收獲一波銷售高潮。部分“懂行人”還踩點購買,同時拉上親朋好友、周邊鄰里“批量”投保,在隔離險投保基數不夠大的情況下,大量潛在理賠人群為后續風險爆發埋下了重重隱患。
一款創新保險產品的出現一如嬰兒的呱呱墜地,如何在產品面世之前做好例行“產檢”,從而達到“優生優育”,這也是行業創新的前提條件。
創新從來不是一味追逐風口,恰恰相反,很多創新其實反而是“舊的東西”,如何從中發掘新的服務模式和理念更好地為大眾服務才是目標。快遞柜等很多年前就有,但從未像今天這樣提供給我們如此多的便利。筆者期待險企能有更多的創新好產品面世,但也要控制好這類“噱頭產品”的問題,真正扮演好“社會穩定器”的角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