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1 18:30:11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表示,俄羅斯正考慮借鑒天然氣貿易的“盧布結算令”方式,償付由俄羅斯發行的歐洲債券。
◎美國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認為,支付貨幣在貸款合同和債務票據中有明確規定,“俄羅斯用盧布償還債務是行不通的。”
◎四川大學國際經濟系教授龔秀國表示,俄羅斯如果真的違約,由于這更多是政治上的問題,西方機構也不敢輕易下調俄羅斯評級。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實習記者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30日,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表示,俄羅斯正考慮借鑒天然氣貿易的“盧布結算令”方式,償付由俄羅斯發行的歐洲債券。通過這一做法,俄羅斯將能夠避開西方國家制裁,以盧布支付并轉換成外幣償付歐洲債券的外國持有者。
據稱,新的債息支付機制將在6月23-24日下一批美元債券到期前準備就緒。據彭博社報道,俄羅斯6月23日和6月24日需支付約4億美元債券利息。據悉,這些債券將有30天的寬限期,如果俄羅斯在規定日期30日后仍未償債,則將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圖片來源:彭博社
隨著西方對俄制裁的逐步升級,市場對俄羅斯陷入“技術性債務違約”的擔憂也在不斷加強。
俄羅斯以盧布清償外債這一招走得通嗎?能避免債務違約嗎?俄羅斯“技術性違約”的風險有多大?如果違約,會給俄羅斯帶來怎樣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郵件和微信分別采訪美國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前塞浦路斯大學校長斯塔夫羅斯•澤尼奧斯(Stavros Zenios)和四川大學國際經濟系教授龔秀國等專家,進行解讀。
西盧安諾夫表示,俄羅斯償付歐洲債券考慮借鑒天然氣貿易的“盧布結算令”。即,歐洲債券的外國持有者需在俄羅斯銀行開設外幣和盧布兩個賬戶,俄羅斯方面以盧布支付,而后這筆資金將被轉換為外幣付給債券持有者。
“我們有錢,也有支付的意愿,無論是對盧布還是對債券持有人來說這都是最便利的計劃。”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
龔秀國教授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俄羅斯的天然氣“盧布結算令”是一“妙招”,“(盧布結算令)既可以讓豁免制裁的俄羅斯銀行獲得美元與歐元等國際通貨,(現在)還考慮直接用盧布來償還債務,進退自如。”
然而,澤尼奧斯電郵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置評時認為,“(從實際操作的層面出發)俄羅斯用盧布償還債務是行不通的。”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這一提議也并未被歐洲債券持有者廣泛接受。有歐洲債券持有人向路透社表示:“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為債券持有人籌集資金的方式,但不是避免違約的一種方式。”
澤尼奧斯進一步解釋道,由于法律原因,支付貨幣在貸款合同和債務票據中有明確規定。他認為,俄羅斯天然氣“盧布結算令”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西方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然而現在西方不需要盧布,澤尼奧斯表示,“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美國加碼對俄金融制裁,使后者的還債渠道進一步受阻。
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財政部宣布,針對俄羅斯政府通過美國銀行償債豁免將不會延期,該豁免將在25日到期。屆時俄羅斯將不得再通過美國銀行償還國際債務。這一決定可能將俄羅斯推向歷史性違約。
5月27日,俄羅斯國家結算存管處(NSD)發表聲明稱,其賬戶中2026年和2036年到期的債券票息款已被扣除。然而,債權人同日表示到期的還款尚未到達他們的銀行賬戶。如果這筆錢確實沒有進入債券持有人的賬戶,那么根據部分機構的認定,未能出現在債權人的賬戶上票息這一事實將判定俄羅斯構成違約,不過俄羅斯在5月27日以后也有30天的寬限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二十多年前,1998年,俄羅斯曾因債務違約、盧布大幅貶值,繼而引發金融地震。歷史會重演嗎?
“目前的情況與1998年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西盧安諾夫表示,俄羅斯現在有錢。
俄羅斯1998年發生的債務危機主要是由內部經濟問題和外部亞洲金融危機、疊加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所造成的。由于經濟不景氣無法償還外債,這也是主權國家常見的債務危機類型,通常來說,國際國內經濟緩和后,危機就迎刃而解了。
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微信采訪中,龔秀國贊成了西盧安諾夫的觀點,“1998年的情況是俄羅斯沒有能力還本付息,所以只能選擇違約。俄羅斯目前的債務問題是西方對俄實施單方面經濟金融制裁一手造成的,其最終目的是癱瘓俄羅斯經濟,這也是美國試圖進一步加強制裁的原因。”
俄羅斯最新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不僅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實現了3.5%的正增長,而且財政收入不減反增,今年前4個月,俄聯邦預算盈余達到1.1萬億盧布,是去年的3倍。另外,在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能源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認為,今年俄羅斯的石油收入預計比去年增長45%,最終達到1800億美元以上。
“俄羅斯的經濟韌性今非昔比,現在完全有足夠能力和財力按期清償債務。”龔秀國說道。
也就是說,俄羅斯現在確實有錢,也有能力去償付外債。目前的情況是,俄羅斯想還錢,卻還不了。
對此,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的高級研究員兼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也在郵件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998年的債務危機是暫時的,但今天俄羅斯面對歐美制裁,債務違約風險是‘技術性’的。”
在澤尼奧斯看來,“本次俄羅斯債務技術性違約風險的本質顯然是政治性的”,之所以西方對俄羅斯債務加強制裁,不讓俄羅斯“還錢”,并將其一步一步推向“技術性違約”的邊緣,這也證明了西方之前對俄的制裁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才在債務上施加更大的壓力。
那么如果俄羅斯真的出現債務違約,意味著什么?
澤尼奧斯認為,俄羅斯方面可能不太擔心這個問題,“如果俄羅斯債務違約,首先失去的是國際市場的準入資格,但如今的俄羅斯并不嚴重依賴債務融資,并且結合俄羅斯現在在烏克蘭的局勢,債務違約不是個很大的問題。”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道。
在艾麗西亞看來,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拖欠外債時,最大的損失就是被國際社會金融孤立。“但俄羅斯現在金融上已經被西方孤立了,所以債務違約也不是個很大問題。”
龔秀國也預測,俄羅斯如果真的違約,由于這更多是政治上的問題,西方機構也不會輕易下調俄羅斯評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52241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