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14 21:11:14
每經記者 杜蔚 丁舟洋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孫志成 蓋源源
?羅永浩又上熱搜了。漫長的“真還傳”接近尾聲,他宣布正式退出所有社交平臺,埋頭創業。屢敗屢戰的羅永浩又要“躁起來”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羅永浩那個屢屢跨界、屢屢成功的好友馮唐,如今選擇“中場休息”。
看全世界的項目、聊幾十億的收購,馮唐的人生上半場讓人聯想起浮夸都市偶像職場劇里的總裁男主角。
每周工作八十小時以上,整天在機場、會場、辦公室打轉,高強度的全職工作之外,還要身兼“作家”這個不比主業輕松的副業。“全干活、寫東西、學習去了”回想前二十年發條擰緊的人生,馮唐覺得恍若隔世。
和勤奮刻苦孜孜不倦的“勞模天王”劉德華不同,梁朝偉灑脫任性,沒事就買張機票到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喂鴿子。現在,馮唐用退休勞模這個梗自嘲。初夏的一天,馮唐接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的時候,說自己正在過著“倫敦梁朝偉”的生活。
從協和醫院醫生,到麥肯錫合伙人、華潤醫療CEO、中信資本董事總經理、暢銷書作家 ,馮唐幾度跨界總能成功。就像世人喜歡把劉德華與梁朝偉拿來比較,干什么成什么的馮唐與他那屢敗屢戰的好朋友羅永浩也互為對照。“你們有沒有覺得我特別算計?”馮唐笑稱,“知其不可為而為,我也很佩服這樣的人,但我的性格是有勝算后再去做,換言之是冒險精神不夠。”
去年1月,馮唐卸下中信資本高管職位,官方解釋是“做自己”,真心話是“現在對我來說不是做大事的合適時機,所以我也在等。”閑下來的馮唐做什么?他在馮唐講書微信小程序里上線了《馮唐講<資治通鑒>》有聲課程、完成他的第七個長篇小說、寫毛筆字畫畫辦展覽……可以不屠龍,但不可以不磨劍,絲毫也沒真的閑著。
“想做事、能做事,還要有機會讓你做事。”現在對馮唐而言是一次“中場休息”,與其說是“精于算計”的結果,其實更是順勢而為的選擇。
“電大老師”講《資治通鑒》在中文寫作里,馮唐名聲在外,褒貶不一。他的“北京三部曲”講述了一個男人從15歲到30歲的成長過程,撲面而來的荷爾蒙氣息,生猛彪悍的情節,被很多人稱為“少兒不宜”。與他“奔放”的文風不同,現實生活中的馮唐很守規矩。他很守時,約定采訪時間九點半,他在八點半加進采訪微信群,九點二十五分主動說“隨時可以”。他很有條理。開場問他為什么要做音頻課程“講《資治通鑒》”,他從市場需求講到供給現狀,從自身能力講到技術條件。
沒想到,做一件事前的周詳考慮,不僅只在于給千億級公司做戰略咨詢,哪怕做一件小事馮唐也慣于如此。
“這么著才不浪費。”馮唐說,“這么一門課,雖然很小,但也凝聚了蜻蜓FM團隊、我的小團隊和我自己的時間精力。如果不想清楚就去做,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
馮唐錄制音頻課程。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講《資治通鑒》,在馮唐看來是自己有能力又有潛力做成的事情。“一身所學,總不能都去做情感博主吧?靈魂有香氣的老頭子?這賽道也太窄了。所以我就沿著所謂的戰略思路,去謀劃自己要做什么。”
“我的讀書課程已經慢慢積累了兩萬多付費會員,就有了能支撐起來的現金流。過去幾年,做項目可以燒錢,現在不能燒錢了,只能大家說OK,算起來運營現金流為正,我們才能再繼續考慮做大。”
他把自己的時間清晰地分為三大塊:“電大老師”,結合過去二十年的管理經驗講管理學的經典——《資治通鑒》;文學作家,完成第七個長篇小說,接下來還將開啟三個長篇故事;“退休高管”,用自己的公司接一點管理咨詢。
“我覺得大家普遍缺‘通用管理’這門課。”馮唐說:“所謂管理者,從部門經理開始,一直到CEO,這是工作中的管理。其實生活中也有管理,自我管理、健康管理、家庭管理,管理是一生的日常。”
?
馮唐作品《北京,北京》在豆瓣讀書上的評分為7.4分。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
“磕磕絆絆到了50歲,很神奇地發現,大致知道了這輩子能干什么事。”馮唐認為,所謂的知天命其實就是知道了“自己是哪塊料,能力邊界在哪里”。
世人羨慕馮唐的幸運,因為他的每一次跨越,都能收獲成功,與被調侃為“行業冥燈”的好友羅永浩相比,馮唐幾乎是零失誤。“我很少失誤,但絕不是沒有。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冒險精神不夠,沒有‘搭上全部身家性命’,放手搏一搏更大的。”
在大平臺上做投資,馮唐有過光鮮亮麗的時刻,也深刻體會到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辛酸,“現在公司幾乎實現了我當時做企業醫院改革的戰略構想,但我人已經不在那兒了……其實遠不是事事順意,工作的過程基本每天都是煩心事,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才是常態。”
跨一行成一行?沒有“搭上全副身家”的冒險精神肆意“跨界”,是馮唐獨特的人生寫照。他很任性,也很幸運,因為每一次跨越,都成為行業寵兒。從醫學博士到麥肯錫董事,到作家、詩人,再到投資人,在這些毫無關聯的領域里,馮唐幾乎都做到了一流水平。上世紀90年代初,馮唐進入協和醫科大學,這一讀就是8年,并順利拿下臨床醫學博士。他拿起手術刀,不過很快又放下了。
?
馮唐。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做醫生太悶。”馮唐笑言,十八九歲報考大學時,誰也不清楚自己是哪塊料,“(做醫生)讓我力氣使的太少,因為它只是對著一個個病人。我是練屠龍刀的,仙劍這套不太適合我。”
談及棄醫從商時,馮唐坦言,這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彼時,舅舅給了他“亂世從軍、盛世從商”的建議,加之美國埃默里大學恰好遞來的橄欖枝,馮唐打開了商業大門。“我抱著試試看看的心情去讀了MBA,并在畢業后通過五輪面試進入麥肯錫。”
在麥肯錫,馮唐一干就是10年,晉升為公司的全球董事合伙人,但他居然“心甘情愿”地被客戶挖走。“他用諷刺的方法激我,說你老指導我們干活,老教我們開車,你自己開車到底行不行?這么一激還挺管用的,我就去了。”
2009年,馮唐跳槽華潤集團擔任戰略管理部總經理,三年時間華潤進入世界五百強前200。2011年,馮唐組建華潤醫療,成為國內醫療行業扛把子。他不僅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馮唐還憑借《萬物生長》《北京,北京》等作品,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把該練的工具方法、技巧能力掌握后,剩下就交給機會。”
?
馮唐作品《北京,北京》在豆瓣讀書上的評分為7.4分。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磕磕絆絆到了50歲,很神奇地發現,大致知道了這輩子能干什么事。”馮唐認為,所謂的知天命其實就是知道了“自己是哪塊料,能力邊界在哪里”。
世人羨慕馮唐的幸運,因為他的每一次跨越,都能收獲成功,與被調侃為“行業冥燈”的好友羅永浩相比,馮唐幾乎是零失誤。“我很少失誤,但絕不是沒有。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冒險精神不夠,沒有‘搭上全部身家性命’,放手搏一搏更大的。”
在大平臺上做投資,馮唐有過光鮮亮麗的時刻,也深刻體會到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辛酸,“現在公司幾乎實現了我當時做企業醫院改革的戰略構想,但我人已經不在那兒了……其實遠不是事事順意,工作的過程基本每天都是煩心事,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才是常態。”
??自比“倫敦梁朝偉”,精于算計還是順勢而為??有人說,馮唐“精于算計”,他對此評價絲毫不避諱。“你有沒有覺得我還算計得特別厲害?”馮唐笑著反問記者道。“其實‘算計’這事兒不丟人,因為我就這么被培訓出來的。”
從醫和從商的經歷,練就了馮唐的“算計功法”。“倘若醫生沒有一點把握,是不敢給病人動手術的。我做管理咨詢時,要是沒想明白就告訴別人生意怎樣做,那豈不是害了人?”在馮唐看來,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先勝后戰”。“要勝中求戰,不要戰中求勝。雖然有了勝算,最后不一定能勝,但一點勝算都沒有,我是一定不會做的。”
?
閑暇時間,馮唐喜歡寫書法。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也有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比如羅老師(羅永浩),我很佩服,但我不是這樣的人,有勝算我才會去做。”馮唐說。
算計與勝算,在無形之中被馮唐畫上了等號。但對于大勢的判斷,他認為,一定要順勢而為,不能強來。其作品的影視化之路,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善于描繪青春故事的馮唐,很早就投身過IP影視化的洪流。比如,同名電影《萬物生長》,以及被改編成連續劇《春風十里不如你》的小說《北京,北京》。“當時的市場挺好的,我也賺錢了。但這幾年是影視寒冬,有幾個版權一直在談,可惜沒有完全落地。”馮唐表示,《女神一號》打算在8月份之前開機,但受疫情影響最終能否開拍尚不能確定。
?
?《北京,北京》被改編成劇集《春風十里不如你》。圖片來源:劇照
不但作品的影視化之路受阻,疫情還延遲了《北京,北京》改編成的話劇的上映時間。雖然馮唐深感遺憾,但也表示理解。
近20年,馮唐幾乎平均每三天就要飛一次,“不斷地從一處飛到另一處,整天就是機場與會議,生活對我來說是虛無縹緲的。”
此番,因疫情“滯留”海外的馮唐,選擇順勢而為,辭去大平臺的工作,就地安置自己。“我現在是‘倫敦梁朝偉’,喜歡去特拉法加廣場放鴿子。我忽然意識到前半輩子沒怎么生活過。我前不久學會了用微波爐,最近還學會了用烤箱。”
?閑下來的馮唐學會了享受生活。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順勢而為,并不是放棄。“我是長跑型選手,會一直做下去。包括音頻課程、出版、影視等,現在就安心等待機會吧。”
正如,馮唐寫在《有本事》扉頁上的話,“一個人可以不屠龍,但不能不磨劍。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時刻準備著,等待下一個機遇的到來”。
?
(海報素材來源:受訪者供圖)
記者|杜蔚??丁舟洋?編輯|張海妮?孫志成?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