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3 10:09:04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實習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極具時代紅利的增量賽道,那么比亞迪便是賽道中不得不提的“一匹黑馬”。在車市大環境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比亞迪率先“禁燃”,連續三個月交付量超過10萬,實現了“逆勢增長”,其A股市值也成功突破萬億大關。
萬億市值背后是比亞迪全產業鏈的布局以及今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整車銷量大幅增長,充分體現了比亞迪的研發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往更深層次看,亦是全球“雙碳”背景下,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的看好。
作為比亞迪布局最全、業務合作最廣的城市之一,西安與比亞迪早在2003年便結下了不解之緣,粉巷財經關注點在于,萬億比亞迪,對西安來說意味著什么,在西安打造新能源之都的過程中,比亞迪扮演了什么角色?
6月10日,比亞迪A股市值首次突破萬億,成為首家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國產汽車品牌,在全球上市車企中排名第三,僅次于特斯拉與豐田。
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比亞迪顯得更加綜合。在電池供應、芯片研發以及新能源整車的生產、制造等方面,比亞迪堅持“技術為王”,一直牢牢把握著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是全球唯一掌握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車企。
全產業鏈布局能夠幫助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和研發上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同時在強勁的資金基礎和技術實力加持下,今年以來,比亞迪汽車銷量實現大幅增長。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根據比亞迪的產銷快報數據來看,前5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507314輛,同比增長348.11%。銷量看漲也帶動了比亞迪業績的持續走高,2022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668.25億元,同比增長63.02%;凈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240.59%。
作為比亞迪在深圳總部以外產業布局最全面的城市,落地近二十年來,比亞迪“重注”西安,先后布局了汽車、電子、軌道交通和汽車金融等產業。
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廠,并由此獲得車輛生產牌照,隨后加大投資,布局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2014年9月,比亞迪西安新能源汽車基地一期項目在高新區草堂科技園實現投產;2017年,比亞迪西安新能源廠區開建;2018年,比亞迪30GWh動力電池項目也落戶西安工業園;2019年,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開工。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總投資15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西安高新區,主要建設電動總成工廠、電機工廠、電控工廠等核心零部件。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約700億元。
目前,西安已成為比亞迪的北方總部基地。比亞迪汽車產業鏈項目的接連布局,也將進一步推動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持續健康發展。
比亞迪的強勢崛起,直接體現出西安對汽車產業政策、營商環境以及產業耦合程度,進一步證明了西安投資環境正在不斷優化、產業發展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以新能源汽車這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載體,亦能對西安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蓄勢賦能。
切換到當地汽車產業角度來看,比亞迪在西安的落地發展對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一個非常好的變數。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鏈主”之一,比亞迪于整車、電池技術等賽道長期深耕,并不斷與西安汽車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推動方式進行適配。在上下游需求驅動和地方政府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本土配套率正在提升。
在汽車產業布局上,目前西安已形成以陜汽、比亞迪等整車制造企業為主,不斷吸引各個配套零部件企業的全面格局。
在“鏈主”車企的帶動下,西安引進和培育了一批集三電核心部件、零部件加工、整車制造、充換電設備研發制造及后期服務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其中動力電池、汽車電子和整車制造環節已聚集了三星環新、眾迪鋰電等知名企業。
隨著一批龍頭企業加速崛起、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西安新能源產業集群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蓬勃發展之勢,成為西安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支撐點,也與西安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的目標不斷重合。
動態價值投資分析上,增長空間以及賽道選擇是價值投資的集中體現,這個概念對地方政府同樣適用。在越來越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中,西安正借助資本撬動和前瞻布局悄然“異軍突起”,比亞迪和地方也進行了良性互動。
據不完全統計,比亞迪在西安累計投資近400億,解決就業超過4萬人,在工業產值、產業鏈拉動等方面均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而西安極具前瞻性地引進了比亞迪這樣的龍頭企業,在布局新能源產業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優勢。不管是在新能源整車,還是動力電池領域,都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聚集。
值得注意的是,“雙碳”目標的提出,既讓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扶持,也讓西安有了更新“標簽”,邁入新能源之城的歷史機遇。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2021年,西安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產業發展實現“一躍升四突破”。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引進比亞迪落地,并與比亞迪多年合作,體現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超前思維和前瞻性的布局,亦對西安整個經濟結構轉型等方面有較大的帶動作用。
而西安目前提出的新能源之都緊跟國家層面戰略部署,亦與全球新能源發展趨勢交接。
明顯看到,比亞迪的萬億市值釋放出一個信號,汽車產業作為一個對經濟結構變革影響較大的產業,此時正處于“換道”時期,與此同時,西安也將通過比亞迪這樣的“鏈主”車企,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與落地,建立新的增長引擎。
封面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