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脊柱類產品將被納入集采,骨科耗材市場加速洗牌 國產廠商要啃哪塊“硬骨頭”?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4 15:00:18

◎近日,繼創傷類、關節類骨科耗材被納入帶量采購之后,脊柱類骨科耗材的集采方案也掀開一角面紗。業內流傳的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平衡不同競價單元、促進更多企業中選是一大特色。

◎在“水大魚小”的國內骨科行業,承載著國產替代希望的7家骨科公司,是排在前列的答題者:未來,哪種推廣方式更適用?哪項技術能打造不懼競爭的避風港?如何研判政策、借風使力?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縮減流通環節的加價,撇去“以藥養醫”的泡沫……近幾年,向骨科醫生遞上高值耗材的骨科器械公司,也在遭遇一場名叫“帶量采購”的手術。

近日,繼創傷類、關節類骨科耗材被納入帶量采購之后,脊柱類骨科耗材的集采方案也掀開一角面紗。業內流傳的集采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平衡不同競價單元、促進更多企業中選是一大特色。

如果該集采方案最終獲批,就意味著骨科高值耗材市場可能將再次洗牌。

在“水大魚小”的國內骨科行業,承載著國產替代希望的7家骨科公司,是排在前列的答題者:未來,哪種推廣方式更適用?哪項技術能打造不懼競爭的避風港?如何研判政策、借風使力?

近日,一位業內人士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帶量采購及DRG/DIP醫保支付等方式的實施推進,企業應更注重高端產品的技術創新、中低端產品的性價比提升及國際市場拓寬等發展方向。

脊柱類耗材集采將至,涉及超3成骨科植入物市場

新一輪骨科高值耗材集采風暴已經迫近。

4月22日,骨科脊柱類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填報工作正式開始;5月中旬,《國家組織脊柱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發到了骨科企業,初步將椎間盤系統等13類產品系統納入國家集采。

根據業內流出的文件,此輪集采的突出特點在于平衡性更強。一方面,方案意見稿將參加集采的企業分為A/B/C三個競價單元,相比于關節類醫用耗材集采,增加了一個競價單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45580

另一方面,文件強調要平衡不同競價單元、不同企業間的價格差異,同時促進更多企業中選、增強預期穩定性。整體來說,新方案對企業的區分更加細致,也給了中小企業更多機會。

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明確提出,將在“上半年有一套(脊柱類耗材集采)初步的方案,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能夠順利進行開標”。

連續集采降價沖擊之下,骨科高值耗材集采中標價格“骨折”已不再是新鮮事。2021年9月,中選國家集采的人工關節產品價格從平均3萬元降到1萬元以內,降幅達到80%以上;同月,安徽第二輪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的產品中選價在2019年的基礎上再降59%,年節約資金達2.95億元。

從此前幾輪骨科耗材集采的中標結果來看,頭部企業優勢明顯。只是,這一變動可能給企業業績帶去不確定性。國產骨科龍頭威高骨科在2021年年報中直言,“創傷聯盟及國家關節帶量采購均使產品入院價格大幅降低,降幅超過80%。公司可能面臨產品市場價格下降風險,進而導致毛利率下降,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醫保支付標準和梯度降價機制等設置,意在引導企業進一步降價,也在直接影響非中選產品、非集采產品的價格。

前述骨科業內人士對每經記者表示,對于骨科三大高值耗材集采,企業普遍關注集采細則的制定、解讀,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產品報價組別的劃分、產品報價規則、入圍條件中是否有復活機制的設置、集采前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保供應配套政策保障等。

他認為,從高值耗材領域的第一批國家集采冠脈支架平均降幅超90%,對比第二批的人工關節集采平均降價82%,集采降幅趨于緩和。隨著第三批國家集采脊柱的持續推進,高值耗材各細分領域將迎來重大的結構性調整。例如,后集采時代,國產龍頭企業具有打價格戰的天然優勢,市場份額將進一步集中,國產化替代將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集中帶量采購傳導的價格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市場規模,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集采政策刺激骨科手術進一步下沉,中國骨科高值耗材市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國聯證券在2月18日的研報中表示,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和醫療需求不斷上漲,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16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08億元,CAGR(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7.03%。預計未來五年CAGR為14.51%,到2024年增長至607億元。

人工關節類集采影響已現,愛康醫療業績排名下降明顯

盡管骨科高值耗材市場空間巨大,但獨占鰲頭的還是外企。

威高骨科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整體市場前五大公司分別為強生、美敦力、捷邁、史賽克及威高骨科,市場份額分別為17.24%、9.70%、5.97%、5.19%及4.61%。

從細分領域來看,創傷骨科植入物、脊柱產品和關節產品的國產化率依次降低,其中后兩種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仍然存在差距,需要時間追趕。

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主要類別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威高骨科招股說明書

在“水大魚小”的國產骨科耗材市場,七家上市公司構成國產替代主力軍,包括威高骨科(SH688161,股價44.03元,市值176.12億元)、大博醫療(SZ002901,股價37.30元,市值155.59億元)、凱利泰(SZ300326,股價8.02元,市值57.76億元)、三友醫療(SH688085,股價20.42元,市值46.12億元)、愛康醫療(HK01789,股價4.82港元,市值53.78億港元)、春立醫療(SH688236,股價18.54元,市值71.25億元)和微創醫療(HK00853,股價19.92港元,市值363.04億港元)。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是激蕩市場的第一枚石子。

Wind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發生的2019年,7家公司收入均在億元級別,疫情暴發后,收入同比增長率逐漸走低。2019年,7家公司的年收入增長率均為正數且算術平均數為46.88%,表現出高成長性;新冠疫情發生的2020年,有2家公司年收入增長率為負值,7家公司的平均年收入增長率為6.02%;過去一年,在疫情形勢好轉、醫院逐漸恢復運營的背景下,7家公司的平均年收入增長率回升至18.25%,但較疫情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以人工關節國家集采為代表的多輪骨科高值耗材集采悄然落地,在助力國產替代的同時,也加速了頭部企業洗牌,導致出現愛康醫療退出前三,春立醫療業績挺進前三,大博醫療2022年一季度業績反超威高骨科的諸多變化。

從2021年業績看,7家企業中營收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有4家,分別為威高骨科、大博醫療、凱利泰和春立醫療。除了骨科植入物收入占比不高的凱利泰,其余三家雖為典型的骨科耗材企業,但主力產品類別不盡相同。

其中,威高骨科以脊柱類產品見長,2021年實現營收21.54億元,位列7家企業之首;創傷類產品收入更勝一籌的大博醫療緊隨其后,收入同樣逼近20億元;春立醫療的主力產品是關節類假體,2021年收入11.08億元,較前二者差距較大。

從利潤創造能力考量,這樣“三足鼎立”的結構仍然成立。2021年,威高骨科、大博醫療、春立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0億元、6.73億元和3.22億元。而在兩年前甚至一年前,勝出春立醫療的愛康醫療則“收縮”明顯,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母凈利潤均在7家企業中排名倒數第二。

人工關節國產企業收入表現(單位:百萬元) 圖片來源:中泰證券

作為骨科高值耗材第一梯隊中為數不多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降”的上市公司,愛康醫療在2021年年報中直言“新冠疫情和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超出年初我們對市場影響程度的預判”。愛康醫療表示,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政策使集團業績在當期遭受重挫,特別是在部分省區試點的省采更是嚴重影響集團的銷售增長。

對此,在2020年經歷過冠脈支架國家集采的微創醫療應當心有戚戚焉。2021年,微創醫療第二大業務骨科也被納入集采范圍后,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4.57%,雖然好過愛康醫療超7成的降幅,但實現凈虧損2.76億元,是7家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骨科耗材集采帶來的業績沖擊還在繼續,即便是排名前二的大博醫療和威高骨科,其歸母凈利潤也在今年一季度分別同比下降11.99%和14.58%,其中威高骨科營業收入下降19.31%,業績被大博醫療反超。

頭部企業銷售費用集體拉升,“下沉市場”成為共同選擇

“從2017年開始,骨科植入耗材兩票制在陜西省(2017年開始)、安徽省(2018年開始)以及福建省(2019年開始)等地開始逐步實施。相關制度的實施,對公司銷售業務模式產生一定影響。”2020年7月,大博醫療在年報問詢函回復中如是寫道。

作為醫藥改革的成果之一,“兩票制”是指藥品耗材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購銷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購銷發票。

對于骨科耗材企業而言,“兩票制”替代了此前常見的七票、八票,銷售服務商只承擔部分傳統經銷商的職責,骨科耗材企業作為產品的生產經營廠商,不僅需要提供骨科產品,還需要配合經銷商/配送商及銷售服務商共同參與完成產品銷售及配套服務,而此前,這些環節由傳統經銷商負責完成。

兩票制經銷模式 圖片來源:春立醫療年報

與之相伴的是,企業應收款回款周期變長、單位銷售收入對應的銷售費用增加。Wind數據顯示,2021年,除了愛康醫療銷售費用為1.87億元,其余6家企業的銷售費用均在2.8億元以上,其中威高骨科和大博醫療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7億元和6.55億元,是其余企業銷售費用的數倍。

同時,7家企業銷售費用的年同比增長率均在10%~60%之間。其中,以脊柱類植入耗材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三友醫療年銷售費用增長率為58.54%,在頭部企業中尤為突出。

對此,三友醫療在年報中表示,是由推動市場下沉、加強銷售團隊建設等導致的商務服務費增加和人員薪酬增加,以及市場推廣費用增加所致。而銷售費用年增速排名第二(41.92%)的春立醫療則表示,主要系兩票制經銷商模式、配送模式對應的銷售服務費增加,以及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所致。

實際上,這兩大原因是7家頭部骨科企業銷售費用攀升的主要原因。而隨著集采推進,“下沉市場”幾乎是所有國產骨科耗材公司未來銷售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詞。

記者注意到,目前,骨科耗材集采的分量原則是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其中國產骨科耗材在大三甲醫院的報量偏低,進口公司仍在大醫院、中高端市場占據優勢地位。

大博醫療骨科植入產品配套的相關工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李南 攝(資料圖)

因此,二級醫院成為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的主戰場。隨著集采壓低骨科耗材產品價格,骨科手術進一步下沉,為國產骨科公司發揮本土渠道優勢和價格優勢,爭取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機會。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產品以中高端骨科植入物為主的威高骨科,也開始執行渠道下沉的銷售戰略,加強銷售渠道的拓展和二級醫院開發。

前述骨科業內人士對記者解釋,二線及以下醫院受醫療資源、技術條件水平、分級診療政策等因素影響,其國產骨科耗材產品的覆蓋占比相對進口骨科耗材較多;進口醫療器械依托其關鍵原材料、產品核心元器件、專利技術及生產工藝等優勢,具有更大的市場定價權,在一線醫療機構及一線市場的占有體量及占比較高。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未來經濟發展的各要素將持續對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資源的大力扶持,從而推動眾多二級以下城市醫療資源擴容及醫療機構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國產骨科高值耗材廠商意味著發展契機。

企業加碼亞專科骨科耗材研發,未來醫生也要加大創新力度

按照植入治療部位的不同,骨科植入器械分為五大類,即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運動醫學類、顱頜面外科類。隨著骨科高值耗材集采日趨常態化,從傳統三大類耗材向其余亞專科骨科耗材布局,是國產骨科企業的共同選擇。

例如,大博醫療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在增加人工關節、運動醫學等骨科產品規模與品類的同時,拓展顱頜面外科、普外科、微創外科及齒科等醫用高值耗材領域;基于國家關節集采態勢,春立醫療在去年加大了關節手術機器人、運動醫學、PRP(富血小板血漿)、口腔等新管線的產品研發,研發投入總額較2020年同比增長44.41%。

與此同時,高研發支出成為骨科耗材企業的共性。每經記者根據Wind數據及2021年末美元匯率折算整理發現,威高骨科研發支出在7家企業中最高,微創醫療的研發支出同比接近翻倍。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前述骨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業研發投入接近國際平均水平,進一步激發產品和技術創新,國產醫療器械將在高端醫療器械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方面迎來突破,中國醫療器械價值鏈分布將發生變更。

未來,創新技術產品、或未在帶量采購品種范圍內的骨科耗材將迎來“黃金發展時期”。例如,受益于國內在5G技術上的強勢地位,在多家企業發展戰略中屢次現身的手術機器人,將成為國產手術機器人彎道超車的機會。

此外,帶量采購結果的執行,對醫生的治療及醫技水平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將逐步引導醫生不斷探索提升高技術含量的術式及診療手段。

一位從業二十多年的基層醫院骨科醫生通過微信對記者表示,基層醫生對于骨科高值耗材集采討論最多的,是耗材質量是否能夠保證,廠商在微利狀態下能否滿足臨床實際需求量,是否存在以次充好、分解收費,市場如何監管和醫院績效是否會受影響等問題。

據該醫生感受,其所在醫院從去年年底開始執行人工關節國家集采價格。今年4月份開始,關節外科病員開始明顯增多,醫生工作量加大,但沒有超過預期,依然嚴格把握手術適應癥,沒有因為集采降價、百姓負擔減輕而放寬標準。

該醫生表示,手術機器人在關節、脊柱手術中應用較多,在創傷類手術中的應用因疾病性質的不確定性而受限。目前,其所在醫院正在申請購置。

不過,集采后,該醫生所在醫院對接器械商跟臺和服務質量有所下降,為規范診療操作和嚴格規范執業,醫院計劃本年底取消跟臺服務。

“骨科由粗放到精細、由開放到微創、由傳統到精準、由簡陋到各種高科技手段(3D打印、機器人、仿生技術等)的運用等,二十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生要加大創新力度,努力成為研究型、創新型人才,并在臨床實踐中大膽實踐,才能適應時代,做一個合格的醫生。”該醫生表示。

(實習生何京蔚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威高骨科 帶量采購 醫療器械 醫用耗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