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7 21:34:23
◎6月27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主題為“零碳轉型、降本增效與投資機遇”ESG行動派物流行業系列沙龍上,普洛斯零碳園區負責人吳小杰分享了自己的答案,并對普洛斯如何以數字化創新技術打造零碳園區,助力推動產業鏈“雙碳”進程做了詳細解讀。
◎對于普洛斯來說,ESG不僅僅是其遵循和貫徹的管理和運營原則,更是其最為重視的商業準則,是普洛斯商業模式的核心。到目前為止,普洛斯大力發展了太陽能、風能、儲能以及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新能源資產及服務,穩步推進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楊夏
近年來,作為碳中和的先行者,普洛斯一方面通過各種科技創新應用,不斷提高資產管理運營效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儲能、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新能源資產及服務。
在普洛斯新一代物流園內數字化、自動化技術應用廣泛,通過這些數字化技術手段取得了什么效果?在新能源領域,普洛斯重點布局的方向有哪些?普洛斯為什么會推出“一體化的零碳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具備哪些差異化優勢?
圍繞著上述問題,6月27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主題為“零碳轉型、降本增效與投資機遇”ESG行動派物流行業系列沙龍上,普洛斯零碳園區負責人吳小杰分享了自己的答案,并對普洛斯如何以數字化創新技術打造零碳園區,助力推動產業鏈“雙碳”進程做了詳細解讀。
值得一提的是,普洛斯早已把ESG視為整個商業模式的核心,在此基礎上,聚合普洛斯的生態力量,持續推進產業鏈零碳化,最終實現服務經濟、社會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普洛斯零碳園區負責人吳小杰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普洛斯長期致力于通過各種科技創新的應用,不斷推動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智慧化升級,以提升園區自身及企業客戶的運營效率。而在綠色減碳方面,這些智慧化手段也成為重要的推動力。
目前普洛斯已經實現綠色智慧運營的常態化,即通過出入智控、智慧安防、智慧消防、能耗管理、資產管理等手段,實現在科技化運營、能源效率提升、用水效率提升、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清潔環境、綠色運輸與出行、氣候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升級。
以普洛斯寶山物流園為例,吳小杰介紹了這種常態化的綠色智慧運營手段如何在推動實現自身園區運營碳中和的基礎上,對外輸出一體化的零碳解決方案,服務客戶產業鏈上下游。
據他介紹,普洛斯寶山物流園安裝了屋頂光伏板為園區日常運營提供清潔能源,并配備新能源電動車充電服務,同時通過普洛斯推出的“海納碳管理系統”來統計園區新能源、光伏充電數據并提供運營分析,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據測算,通過各項減碳措施,該園區2021年共減少2536噸碳排放。該園區于2022年1月獲得美國綠色建筑評估標準體系LEED -OM鉑金級綠色運營認證,是國內極少數取得最高等級綠色認證的物流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目前,這種一體化零碳解決方案正從普洛斯寶山物流園加快推廣到普洛斯在中國的400多個園區中,并且進一步面向更多客戶及行業場景推廣,從而助力于普洛斯客戶及整個產業更好地實現“雙碳”目標。
從上述披露的數據可以看出,普洛斯正在以數字化創新技術推動產業鏈“雙碳”進程,這也是普洛斯踐行ESG理念的重要一環。實際上,這兩年來,普洛斯圍繞減碳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管理體系。
去年年底,普洛斯正式對外發布海納碳管理系統(CarbonXpert)。吳小杰表示,“整個ESG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圍繞能源和碳排放展開的,我們希望將碳管理融入到企業日常運營中。這也是我們推出海納碳管理系統的初衷。”
他透露,減碳環節的第一件事情先要算清楚碳排放是多少,在此基礎上,第二件事就是做好減碳規劃。去年推出的海納碳管理系統已經實現了第一階段的目標,而圍繞第二階段的減碳規劃,普洛斯也推出了新的產品及服務。
“今年我們推出了‘減碳工具箱’,就是說在排放數據可視可算的基礎上,我們將提供一攬子的減碳措施,并通過知識庫和數據建模預先提供每項措施具體能減少多少碳排,通過這一功能迭代為企業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減碳規劃。在企業每一個減碳措施執行前,可以通過這個工具箱去推演不同的措施與組合方式,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減碳效果。”吳小杰表示。
實際上,碳排放管理并非單一環節,而是一個涉及到指定目標、確定實現路徑、衡量是否產生效果、結合反饋進行糾正等系列環節的綜合治理體系。而海納碳管理平臺就是解決從目標到路徑再到有效性判斷等一系列環節過程中的問題,并且以此為基礎去糾正,從而形成一個碳管理閉環。最終各個園區的碳排放和減碳情況可以形成數據量化,并進行橫向對比。在這樣的基礎上,普洛斯可以助力客戶更科學地制定一些切實可落地的園區減碳措施和目標。
吳小杰表示,相比于行業中一些大企業通過自建園區、自身加大投入的方式去實現節能減碳,普洛斯的出發點則是把整個行業的減碳門檻降低,同時將這些減碳手段和形式進行規模化落地,最終為更多企業提供一個綠色低碳的基礎設施服務。這就不需要每個企業都去考慮自己鋪光伏、自己投入節能措施等,從而讓企業可以聚焦于其自身的業務運營。
對于普洛斯來說,ESG不僅僅是其遵循和貫徹的管理和運營原則,更是其最為重視的商業準則,是普洛斯商業模式的核心。到目前為止,普洛斯大力發展了太陽能、風能、儲能以及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新能源資產及服務,穩步推進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普楓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累計開發規模已經超過1吉瓦(GW),已投資開發100多個物流園區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普洛斯戰略投資的嘉澤新能,新能源權益并網裝機容量已超過2吉瓦;與寧德時代的合資企業寧普時代,專注于電池資產服務化,已與超過5家頭部換電技術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在建充換電站10余座。普洛斯早已實現了園區自身運營的碳中和,未來的目標是助力更多的客戶及全產業實現碳減排,推動碳中和。
在如今全行業減碳的背景下,普洛斯又有哪些差異化的優勢?吳小杰表示,一方面,普洛斯更理解需求。具體來講,過去的能源結構是一個中心化的能源結構,如今的能源結構越來越多樣化,服務的主體也越來越多樣,而普洛斯將供給和消費兩側結合起來,圍繞服務的主體,探討行業切實需要什么樣的綠色低碳的解決方案,從而提供差異化服務。
另一方面,“碳中和沒有終點,它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這意味著實現碳中和、碳達峰需要長期持久的投入,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普洛斯將通過不斷地在碳中和領域進行投入,推動相關技術的迭代升級,提供長期、穩定性的碳中和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把零碳化進一步推進到產業鏈上下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