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7 23:26:59
每經特約評論員 曹中銘
6月24日,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平安證券采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的監管措施,暫停期間自2022年6月23日至9月22日。深圳證監局要求平安證券對存在的有關問題深入整改,切實提升投資銀行業務質量,并在暫停期間屆滿前提交書面整改報告。筆者認為,券商在開展保薦業務時,實行“精細化”運作才是上策。
此次平安證券被罰,主要事涉當年保薦樂視網上市。監管部門調查認定,平安證券在保薦樂視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執業過程中,盡職調查未勤勉盡責、內控機制執行不到位,出具的發行保薦書中發行人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基于此,深圳證監局作出了上述處罰。
其實,當年樂視網上市就頗受爭議。當時的樂視網為一家視頻網站,但無論是從規模、知名度、市場影響力,還是資金投入上,都與同行業多家知名視頻網站無法相比。而且,在樂視網上市前后,視頻網站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態也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但樂視網卻“一枝獨秀”且連續多年實現“盈利”,并能夠滿足創業板發行條件,因而受到業內外多方質疑。但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居然也成功上市了。事實證明,樂視網通過財務造假的方式達到了上市的目的。
這并非平安證券首次因保薦企業上市被處罰,也并非首次被監管部門采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的監管措施。2013年,平安證券保薦的萬福生科造假上市東窗事發,作為保薦人的平安證券被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且罰沒合計高達7650萬元。這也是當時保薦制度建立以來證監會開出的最大罰單。而在此前的2011年,平安證券保薦的酒類企業勝景山河因受到市場財務造假質疑,最終二次上會被否,平安證券與相關保代也被采取了監管措施。
平安證券頻頻在保薦業務上翻車,既有市場環境因素,也與該券商在保薦業務上采取的粗放式經營策略關系密切。
一方面,投行業務作為券商三大傳統業務之一,一直受到重視。通過跑馬圈地,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產生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制造虹吸效應,進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成為眾多保薦機構的首選,而創業板的設立與中小板的快速發展,成為行業發展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過度重視業績考核,忽視風險控制的問題則成為多家券商投行業務的通病。
另一方面,在爭取大型項目難度較大的情形下,平安證券將投行業務聚焦于中小型企業。意圖通過彎道超車,實現做大做強,并在中小型券商中快速崛起。因此,其粗放式經營策略,主要是采取高效、快速、流程化、批量操作的手法。2010年、2011年平安證券股票承銷家數、IPO承銷收入連續兩年市場排名第一,與其粗放式經營策略密切相關,但問題也因此產生。
企業上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發行人、中介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保薦機構避免平安證券被罰案例的發生,既需要發行人毫無隱瞞地披露信息,且不存在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也需要保薦機構對保薦項目進行“精細化”運作。盡職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遺漏任何一個漏洞,不留下任何一個疑問,不存在任何一個死角。大到公司治理、“三會”運作,小到財務數據的每一個數字與小數點,并實現邊邊角角的全覆蓋。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才保薦上市,否則應堅決對其說“不”,而絕不能“利”字當頭。
時隔多年之后,此次深圳證監局對平安證券的處罰雖然屬于追罰,但個中的積極意義仍然不容抹殺。處罰不僅對平安證券的品牌、聲譽等會產生負面影響,也會波及其投行業務。平安證券此次被處罰,也對券商保薦業務再次敲響警鐘。在執業過程中不勤勉盡責,注定會付出代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