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18:29:42
所謂ESG,即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管治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包括E(Environmental,環境)、S(Social,社會)及G(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思維框架,不再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是在商業價值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ESG雖然發源于海外資本市場,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尤其在踐行“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ESG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ESG評價體系正在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新準則。
日前,吉利控股集團發布了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次提出到2045年要實現全鏈路碳中和的總體目標,詳細闡述了企業聚焦氣候變化、資源保護、出行安全、數據責任、員工與社會責任以及商業道德等領域采取的系列行動及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醇電混動轎車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興起,商業向善、資本向善的大潮已然涌來,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主動投身變革轉型,已成為新時期企業的戰略選擇。
一直以來,吉利控股集團高度重視ESG管理,將ESG作為驅動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持續提升ESG管理能力及水平。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吉利控股集團攜手來自各行各業的參與者,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并將其傳遞給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打造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可持續競爭力。
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吉利控股集團已連續八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自2020年度起,吉利控股集團將“社會責任報告”更名為“可持續發展報告”,體現了吉利積極迎接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將可持續發展價值理念融入公司治理,與產業生態共同構建解決方案。
吉利甲醇汽車在冰島測試
2022年,吉利控股集團還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承諾將履行以聯合國公約為基礎的,涵蓋人權、勞工標準、環境和反腐敗領域的全球契約十項原則,助力實現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吉利控股集團從ESG頂層設計入手,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同時加入外部倡議組織,持續提升ESG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據報告內容,吉利控股集團建立了自上而下、分工合理、科學透明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架構;專門設立董事會層面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下設指導協同小組、ESG工作組與碳中和工作組,協同推進ESG管理工作。同時,各業務集團/板塊都成立了ESG及碳中和工作組。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集團聚焦高質量發展,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例如,設立估值近5億美元的吉利感恩基金,建立覆蓋員工全職業生涯周期的教育培訓體系,吉利汽車和極氪實行股份獎勵計劃,“吉時雨”項目累計投入資金6.93億元等。
純電品牌極氪
業內認為,加強ESG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雙碳”目標實現。
吉利控股集團在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詳細闡述了企業在汽車產業全價值鏈零碳變革方面作出的積極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吉利控股集團及旗下眾多子公司,積極布局多元化技術路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全面發力新能源。2021年,吉利控股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94%,已經真正實現100%自主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并在純電、混動、甲醇、換電等方面布局多元化的新能源技術路徑。
吉利已簽約換電站超過1000座
事實上,從2020年起,全球主要車企就開始陸續關注以碳中和為基礎的ESG發展規劃。其中,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車企是ESG的率先發起者。2020年,奔馳、寶馬、大眾等歐洲車企先后推出碳中和規劃,圍繞ESG進行詳細規劃。
為了加快向全球化科技集團轉型,吉利控股集團不斷對標國際一流企業,碳中和目標及規劃也加速提上日程。
根據規劃,到2045年,吉利控股集團要實現全鏈路碳中和的總體目標。具體來看,吉利汽車承諾到2025年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減少25%以上(以2020年為基準年),到2045年實現碳中和;沃爾沃汽車計劃2030年成為100%純電車企,2040年實現全鏈路氣候中和;優行科技2023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全部出行訂單凈零排放;極星將于2030年推出氣候中和的產品,2040年實現氣候中和。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吉利控股集團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安全的產品和服務,全方位保障駕乘者及道路參與者安全,加速實現道路“零事故、零傷亡”的愿景。
LEVC全方位出行安全保障
根據報告披露,2021年,吉利控股旗下多款品牌獲得E-NCAP和C-NCAP的五星安全評級,吉利控股深耕自動/智能駕駛技術,為產品配備了高水平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為用戶們提供了高度安全且業界領先的智能互聯汽車體驗。
鑒于公司ESG管理及ESG信息披露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及旗下各子公司持續獲得各大投資機構和投資者關注。例如,沃爾沃汽車、極星汽車相繼登陸資本市場,吉利汽車股價近期表現優異,長期以來被各大機構關注。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張小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