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9 23:18:09
◎截至2021年底,厚道礦業的資產總額8581萬元,負債總額8萬元,凈資產為8573萬元,因項目尚未開發,2021年度無銷售收入,凈虧損為678萬元。顯然,紫金礦業斥資18億元并購厚道礦業目的并非是其賬面資產,而是湘源鋰多金屬礦采礦權。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6月29日,紫金礦業(SH601899,股價9.2元,市值2422億元)公告稱,擬出資約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道礦業)71.1391%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厚道礦業持有湘源鋰多金屬礦采礦權100%權益。湘源鋰多金屬礦的氧化鋰保有資源量約87.4萬噸,約合碳酸鋰216萬噸。
“隨著新能源鋰金屬需求的爆發性增長,在新的市場背景下,該礦床原伴生的鋰金屬將成為主要的開發礦種。”紫金礦業表示。
截至2021年底,厚道礦業的資產總額8581萬元,負債總額8萬元,凈資產為8573萬元,因項目尚未開發,2021年度無銷售收入,凈虧損為678萬元。
顯然,紫金礦業斥資18億元并購厚道礦業目的并非是其賬面資產,而是湘源鋰多金屬礦采礦權。
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位于湖南省道縣、江華、寧遠三縣交界區,距離道縣縣城東南方向直距約45公里。礦山交通以公路為主,有水泥公路與縣城相通,洛湛鐵路從縣城西邊通過,交通較為方便。
據紫金礦業公告,湘源鋰多金屬礦原地質勘查對象以銣為主,次為錫礦,同時伴生有鎢、鋰、銫、銀等,根據礦物共生組合特點和礦床產出形態,礦區分為云英巖-石英脈型錫鎢礦床和云英巖體型銣鋰多金屬礦床兩種類型。原開發重點是品位相對較高的脈狀錫、鎢金屬,由于較高品位的錫、鎢資源近于枯竭,礦山近年停產。
圖片來源:紫金礦業公告截圖
據紫金礦業公告,湘源鋰多金屬礦主要包含氧化銣、氧化鋰和氧化銫,含量分別約49萬噸、87萬噸和0.8萬噸。
“根據公司初步規劃,基于該礦床礦體形態為單一巨厚的柱狀體,接近地表,厚度大,礦石品位低,露天采礦剝采比小,礦山擬采用大規模露天開采,初步規劃按1000萬噸/年規模建設礦山,年產鋰云母含碳酸鋰當量6-7萬噸,同時將配套建設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冶煉項目。”紫金礦業表示。
此外,紫金礦業表示,在股權交割后,將全面開展礦山的補充勘探工作,并以最快速度辦理相關規模開發的手續;同時,公司將把握鋰產品價格高企時機,加快開發湘源鋰多金屬礦進度,爭取快速建設,快速投產,盡早貢獻效益。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在此前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曾表示:“(面對)能源革命,如果說我們還無動于衷的話,我們會犯很大的錯誤,我(們)就是慢了半拍,但現在進入還不算太晚,紫金礦業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相信在三年、五年以后再來看,我們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增量。”
事實上,紫金礦業從去年開始便頻頻布局鋰資源。
圖片來源:紫金礦業2021年年報截圖
去年10月,紫金礦業以9.6億加元的對價并購了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Neo Lithium Corp.(以下簡稱新鋰公司),新鋰公司核心資產為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卡塔馬卡省(Catamarca)的Tres Quebradas Salar鋰鹽湖項目(以下簡稱3Q項目)。
據最新可行性研究,3Q項目擁有的碳酸鋰當量總資源量約763萬噸(鋰離子濃度邊界品位400mg/L),其中:儲量為167萬噸,占探明+控制資源量的31%,平均鋰離子濃度786mg/L。
今年4月,紫金礦業公告稱,其擬出資收購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盾安集團)旗下四項資產包,交易標的資產總作價為人民幣76.8億元。
上述資產包的核心資產為西藏阿里拉果錯鹽湖鋰礦70%權益。拉果錯鹽湖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南約60公里的麻米鄉境內,西距麻米鄉約38公里。
據紫金礦業公告,截至2012年底,拉果錯鹽湖保有資源量折碳酸鋰214萬噸,平均鋰離子濃度270毫克/升;鎂鋰比3.32,伴生氧化硼382萬噸、平均含量2.57克/升,氯化鉀744萬噸、平均含量5.13克/升,以及氯化鈉、氯化鎂、氧化銣、氧化銫。其中碳酸鋰、氧化硼、氧化銣、氧化銫均達到大型規模。
“拉果錯鹽湖開發工藝成熟,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碳酸鋰產能,且項目建設規模及開采工藝具有進一步優化和擴展的空間。”紫金礦業表示。
紫金礦業在其2021年報中表示,至2025年,公司可望形成年產5萬噸碳酸鋰(LCE)產能。
記者注意到,以目前紫金礦業對鋰資源的布局看,如拉果錯鹽湖和湘源鋰多金屬礦順利納入麾下并按計劃達產,紫金礦業上述目標并不難實現。一方面是源于3Q項目的提產具備可能性,另外一方面源于拉果錯鹽湖湘和湘源鋰多金屬礦達產后貢獻的增量。
針對3Q項目的提產,紫金礦業曾表示:“根據項目預可研報告,3Q項目初始投資為3.19億美元,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投資回收期1.7年(不含收購資金和項目建設期)。該項目具備擴產條件,產量有可能提升至4萬噸至6萬噸。”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