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3 22:26:05
上周,A股沖高回落,上證指數全周累計漲1.13%至3387.64點,深證成指漲1.37%至12860.36點,創業板指跌1.5%,科創50指數跌1.13%。
國內防控政策不斷優化是股指上漲動能。而獲利回吐,尤其是汽車、芯片等前期熱門品種獲利回吐又構成對股指的壓力。這兩股力量暫時勢均力敵,故股指上周表現出漲跌互現的局面。
旅游、酒店、機場、餐飲、航空等前幾個月備受疫情打擊的板塊上周大幅上漲,原因顯然就是國內疫情緩解及上述“防控政策優化”。
國際環境方面,7月最大看點是月末美聯儲的加息,這個加息幅度有可能為50個或75個基點。
從上周美債收益率顯著回落來看,市場對美國陷入衰退的預期正在加深,所以美聯儲加息及隨之而來的利差因素對A股后續壓力應該很輕。簡單說,投資者對外圍加息不必太過擔憂,重點判斷國內因素就可以。
接下來,進入中報季,疫情波動及上市公司中報因素將成為左右個股波動的主要因素。投資者只要拿著中報相對有利的品種,基本上可以忽略股指的波動。
關于中報行情,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兩個因素:一是相關上市公司中報業績絕對數是否較好;二是與原先預期相比如何,即所謂“預期差”。
上面的第一條較簡單,第二條卻有些復雜。一般來說,如果投資者所持個股業績預期雖然較差,但只要市場預期相當充分,那么這類個股仍有相當的安全性。例如,部分機場、餐飲、航空類個股應該屬于此類,而基建、汽車、光伏、煤炭、芯片之類預期原本就不差的個股就不屬于這個范疇。
從技術形態來看,股指累計上漲了9周,若回調三四周也屬于正常情況,這也談不上轉弱,除非最終的跌幅遠遠超過預期。
最近,股指其實常常出現一些調整壓力,可利好總是碰巧及時出現,這就使得股指一漲再漲,然而股市總有其內在規律,漲多了總會有回調壓力。調整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操作方面,投資者本周應該謹慎,不能習慣了股指屢屢拒絕調整就掉以輕心。股市中某些反復出現的現象不一定時時可靠,且某種漲跌現象出現的頻率越高,一旦被打破,就有可能產生更多意外。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