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9 14:36:53
◎“信托公司接手出險房企項目有政策的推動,高層多次鼓勵大型機構積極參與出險房企的紓困,這些舉措可以被視為落地動作。另一方面,信托及早出手,自己可以盡快從中脫身,減少損失。6月行業回暖的跡象比較明顯,下半年這一勢頭有望持續,應該也增大了信托接手項目的積極性。”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一邊起訴,一邊被起訴。
最近一段時間,米哈游和莉莉絲兩家游戲大廠起訴五礦信托的消息,成為熱門話題。但與此同時,五礦信托也開啟了自己的“追債之旅”。
7月8日,五礦信托新增多起開庭公告,其中就包括西寧市城中區人民法院執行的其與陽光城的債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
值得注意的是,五礦信托起訴他人或公司的案件數量正在明顯增加。7月6日記者查詢時的案件數量為151條,到7月9日該數值已經達到了267條,開庭公告目前已經排到了8月18日,起訴的多為房地產公司。
在被追債的同時,五礦地產也在極力追償相關地產公司債務。
在五礦信托起訴的名單中,一沓房地產公司的名字赫然在列,除了一些不知名的區域性房企外,還包括了陽光城、藍光、恒大、泰禾等全國性房企,總數超35家,核心基本是還錢,案件類型主要為金融合同借款糾紛。
作為央企系的大型信托公司,五礦信托長期保持著“零違約”形象,但在一系列房企爆雷后,五礦信托陷入了尷尬地位。
據多家媒體報道,由招行代銷的五礦信托鼎興系列產品疑似爆雷,五礦信托鼎興1號至15號產品全部到期,均無法完成兌付,總規模超23億元。多名投資人已收到該系列信托計劃申請展期18個月的通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21年年報看,在五礦信托投資的業務中,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占比9.29%,為759億元;投向規模最大的是證券市場,為3003億元,占比超36%。
而此前的2018年-2020年,五礦信托分布在房地產行業的信托資產金額由740.58億元增至1054.99億元,占當期信托資產總額的比重由12.36%升至15.01%。
五礦信托2021年資產分布情況 來源:五礦資本2021年年報
據用益信托網,2019年至今,五礦信托至少設立33只融資類信托,以信托貸款等方式投向房地產業。另有22只投資類信托,以長期股權投資的形式投向房地產業。
去年以來部分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后,整體償債能力減弱,項目無法回款,信托產品無法順利完成兌付,這才有了開頭五礦信托起訴多家房企的一幕,信托公司只能寄托法律途徑,盡可能挽回一點損失。
對于部分“踩雷”的項目,五礦信托直接通過類似“承債”的方式,直接從項目方接過股權和管理權。
今年2月,中國五礦正式接下恒大順德大良項目的全部股權+管理權,同時五礦信托還接手了恒大廣深國際文旅城項目,實現了全資持股。
五礦信托稱,面對恒大的項目風險,“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經過反復論證后,由公司獲取項目公司的全部股權及管理權,推動項目正常化運營,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類似的案例在陽光城身上也曾上演。根據陽光城此前公告,陽光城轉讓深圳陽光城實業100%股權予五礦信托。
“信托公司作為資金方,親自下場去做項目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但是,在當前行業背景下,這或許是最佳方案了。“7月7日晚間,明源不動產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艾振強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信托進入項目相對靈活,以封閉資金管理的形式進入項目,既可以保復工、保交樓,快速盤活項目,又能夠保證資金安全,還能使信托公司本身快速脫身;而對被接手項目背后的房企來說,也能夠加速債務問題化解。
其舉例道,比如今年初恒大向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出售4個項目,之后信托機構接管項目公司的運營管理,并投入資金以保障項目后續開發建設及保交樓。通過此次合作,恒大不僅能收回項目的部分前期投資款約19.5億元,還能化解項目涉及的債務約70.1億元,而且恒大還有行使回購股權的權利。
對于近期陸續有信托公司接手出險房企項目,艾振強提到,信托公司接手出險房企項目有政策的推動,高層多次鼓勵大型機構積極參與出險房企的紓困,這些舉措可以被視為落地動作。另一方面,信托及早出手,自己可以盡快從中脫身,減少損失。6月行業回暖的跡象比較明顯,下半年這一勢頭有望持續,應該也增大了信托接手項目的積極性。
不過自己下場管理似乎并非易事。今年4月,五礦信托和盈沁房地產一同被告上法庭,案由是票據追索權糾紛。今年3月,云南大鋼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將五礦信托和昆明恒拓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昆明恒拓)、昆明廣賢商貿有限公司、江蘇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而昆明恒拓原來是恒大的全資子公司,今年1月才轉讓給五礦信托。
在批量追債房企的同時,母公司五礦資本也開始增發優先股。6月30日,五礦資本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發行的優先股總數不超過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用于償還有息負債。
根據五礦資本2022年一季度財報,五礦資本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191.2億元,而去年年底的未分配利潤恰好為100.48億元,與此次募資總額基本一致。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989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