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7 19:26:15
下周,市場連續調整的格局會被打破嗎?如何看待調整?又該用何種策略來應對?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本周,上證指數累計下跌3.81%,深證成指下跌3.47%,創業板指下跌2.03%,打破了此前指數高位橫盤的格局,這也是4月27日市場反彈以來出現的最明顯調整。尤其是受消息影響的地產股和金融股,成為本周砸盤的主要力量。
下周,市場連續調整的格局會被打破嗎?如何看待調整?又該用何種策略來應對?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7月以來市場逐漸進入到調整,本周調整得更為明顯,短期還出現了加速的情況。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調整,下周市場會止跌嗎?
道達:到目前為止,市場的調整仍然維持在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態。上漲途中難免會有回調,本輪反彈漲了兩個多月了,途中連像樣的回調都沒有,有資金落袋為安很正常。而回顧以往市場歷次走熊后的第一波上漲中的回調,相比之下,指數現如今的調整,是比較正常的。
調整的原因也很好解釋,就是基本面還不夠扎實。上周也說過這個觀點,更詳細的解釋是當前A股各大指數點位已經回到了3月初疫情前水平,但基本面還沒有跟上,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仍然低于今年2-3月的水平。
這些都是回顧歷史,做股票不是往后看,最重要的是對于當下的判斷。周初,我對上證指數的觀點是,在3200點附近會有比較強的支撐,所以下周的看點就是滬指在這個位置附近的探底回升。
當然,這些都只是提前的預判,指數在這個位置能不能止跌,還要結合具體的走勢結構來看;不是說到了位置就進場,這也太主觀了,而是要看到具體的止跌信號以后才能參與。結合周五市場的走勢,上證指數尾盤出現了調整加速的情況,目前還看不到止跌的信號,短期小級別可能還要經歷一個箱體下跌后的探底,反而才是機會。
不過,也不排除指數在急跌后出現探底回升,但就周五上證指數的下跌而言,這個急跌力度并不太大。這還要看金融、地產等這些大權重板塊的表現,如果他們不止跌,市場也很難穩住。但不管怎么說,市場向下后出現止跌企穩就是參與的機會。上證指數向上,可以暫時看到缺口附近,至于短期能否回補缺口或者更長期的走勢,還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定。
創業板目前仍維持的是正常區間震蕩,明顯強于上證指數,這種蓄力充分后如果向上變盤,需要注意背離的回調風險,而如果跌破了周三盤中的低點,就要小心調整幅度加深。
對于周五市場的下跌,有部分人把它歸咎于重要數據的公布,但我覺得這個數據只能從側面說明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確實大。不管怎么說,GDP增長目標的決定是不會改變的。
換言之,下半年的貨幣政策是不會收緊的。關于地產、基建、消費、能源的政策刺激力度不會減弱。關于二季度GDP的數據,即便短期有人解讀為利空,但放在更長的時間來看,可以理解為利好。因此,對于當下指數的調整,更多的是在為下半年的機會挖坑。
不過,即便是在挖坑,我們也需要控制好回撤。從歷史數據統計的角度,借鑒過去歷史的歷史經驗,第一波上漲后歷次回吐過程的持續時間大概在46個交易日左右,從這個層面來說,目前的市場可能還處于調整的前中期,我們要控制好倉位,減少交易頻次,盡量做自己有把握的交易。
牛博士:既然市場有止跌企穩的機會,那么關注的方向在哪里?還是以成長股為主嗎?
道達:本周的市場特征還是很清晰的,創業板明顯強于主板。而且,經過前兩周盤面的博弈,有其他低位的板塊嘗試啟動,最終都沒有形成氣候,這證明市場的主流并沒有切換,后續收益的機會仍然是以成長股為主。回顧歷次市場大幅調整的機會,成長股的彈性更大。
以賽道股為主的成長股,雖然當前的位置比較高,本周也提到了電力設備板塊有強弩之末的味道,更多的是看震蕩,但這不代表板塊內部沒有結構性的機會。
也可以比照去年的鋰電池板塊指數,板塊在漲到7月份以后,就開始出現震蕩了,在這段震蕩中確實會有激烈的回調,板塊也沒有搶眼的表現,但板塊內部按照比價效應的思路,刺激了不少相對漲幅不大的個股持續推升。
除此之外,新能源的產業鏈炒作也會延伸,比如光伏向電網、特高壓、虛擬電廠等概念延伸。從最近的盤面來看,新能源有向電力板塊擴展的味道,可以選擇在景氣賽道內部或者延伸的方向上尋找機會。
通過梳理本輪賽道股內部之間的資金運作邏輯,也是能夠得到啟示的。為何光伏的持久力和強度比汽車整車板塊好?除了資金承載力和業績以外,光伏可供挖掘的相關細分領域相當多也是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可供挖掘的題材多,這個板塊才具有持續的炒作活力。
相比之下,汽車及其產業鏈就顯得比較單一了,汽車零部件板塊內部,不少公司同質化是比較嚴重,這樣一來,一些新技術就更容易受到資金追捧。當然,這也不是否認這個板塊的機會。畢竟,新能源汽車的大佬王傳福都發過話了,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是智能化。
牛博士:這個周末,關于科創板有兩個重要的消息,一個是首批限售股迎來大解禁,一個是科創板做市商機制來了,怎么理解?
道達:下周A股將解禁超2400億元,主要是科創板企業。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了,科創板企業也迎來了首發股東的解禁期。其中,7月22日,25家科創板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解禁市值超2300億元,是單日解禁市值最大的一天。
一般來說,只要解禁的股份不屬于大股東所有,減持的可能性都比較大,對股價短期是利空。不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科創板至少有10家首批上市公司發布過公告,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承諾不減持或延長鎖定期,涉及股份的市值超800億元。
對于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解禁潮,能夠比照的只有創業板。創業板在當時迎來全面解禁之后,出現了持續一個月的下跌,之后出現了一波轟轟烈烈的牛市。而類似的情況,是否會發生在如今的科創板身上,值得關注。
根據券商的報告,目前科創板的整體估值在40倍左右,這個水平是低于創業板的,且從盈利增速看,整體也優于創業板。6月份以來科創板的日均成交金額在600億左右,占整個市場的5.5%,遠低于創業板。多方比較之下,盡管解禁對于科創板企業短期是利空,但中期來說存在估值的修復。如果從時間方面來考慮的話,科創板的機會可能要看8月中下旬。
周末上交所公布科創板引入做市商,也就是公布后生效,意味著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正式落地了,隨著做市商新規落地,科創板的活躍度會提升,對科創板和券商板塊都會構成利好。與此同時,做市商機制是為了增加流動性,而A股先在科創板試點做市商機制,意味市場制度層面更完善了,這對A股的長久健康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不過,這里達哥還是要提醒朋友們,這則利好對券商股的實際影響可能有限。根據機構預測,科創板做市業務每年將為行業帶來的增量收入約為100億元-130億元,帶來的增量利潤約為90億元-117億元。而目前已經有十幾家券商提交了申請,所以這個百億級的蛋糕將被大家瓜分。
正常情況下,體量越大的券商分到的蛋糕也越多。而一家中大型券商每年的凈利潤都在百億,所以科創板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對于券商股的業績提升,其實天花板有限。況且,近期整個金融板塊的表現都很低迷,即便有利好,效果可能也只是一般。
綜合來看,整個周末的消息面是比較平淡的,有疫情數據的擾動,最近公布的二季度經濟數據也確實讓人意外,但一句話“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相信國運,相信市場。”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