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2 14:25:52
◎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也是轉型后的信托公司面臨的一次業績“中考”。截至2022年7月15日,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2年半年度財務報表。
每經記者 馮典俊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也是轉型后的信托公司面臨的一次業績“中考”。截至2022年7月15日,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2年半年度財務報表。
根據百瑞研究發展中心統計,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反撲、宏觀經濟增速下滑、資本市場波動等復雜外部環境影響,信托業經營業績表現承壓,行業分化的局面仍在持續。
信托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的區間分布圖
(數據來源:百瑞信托研發中心)
據百瑞研究發展中心報告,今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平均數為12.42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13.35%;凈利潤的平均數為4.70億元,較上年下降20.62%。剔除合并口徑樣本,這兩項數據的平均數分別為7.98億元和3.39億元,同比降幅為17.76%和23.06%。
記者注意到,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數據與這一數據基本相符。此前中國信托業協會一季度數據顯示,信托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28.25%、31.42%。
具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的僅有19家,占比為33.33%,營業收入下降的為38家,占比為66.67%。2022年上半年實現20%以上高速增長的信托公司數量僅有4家,但是下降超過20%的信托公司數量則為30家,營業收入增長呈現明顯的收縮態勢。
百瑞信托認為,2022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營業收入中位數的下滑速度明顯高于平均數的下滑速度,說明行業整體營業收入下滑的同時,行業中樞下降更快,頭部集中效應仍在持續,“尾部增加,頭部減少”的趨勢仍在加強。
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近期監管部門出臺新的信托業務分類征求意見。百瑞信托分析認為,整體來看,信托行業主要指標受外部經濟環境和監管政策影響較大,目前仍處于深度調整期。
中國信托業協會一季度行業研究報告提到,從信托資產來源、信托資產功能、資金信托投向、資金運用等方面來看,行業整體的信托資產結構處在持續優化調整的過程中。
一是信托資產來源結構中,集合資金信托和管理財產信托規模和占比同比有所提升,而單一資金信托持續下降;二是信托資產功能結構中,延續了投資類信托與融資類信托“一升一降”的趨勢;三是資金投向結構中,投向證券市場的規模和占比持續提高,而工商企業、基礎產業、房地產領域進一步下降。
今年監管部門出臺信托業務分類改革新規,將信托業務劃分為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類,其中資產管理類信托項下有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與混合類等4項分類。
隨著新的業務轉型方向確立,信托業下半年業績將有怎樣新的變化呢?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告訴記者,伴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以及宏觀經濟的逐步回暖,預計信托市場環境有望得到改善,信托行業經營業績會逐步修復。由于每家信托公司的股東背景及資源稟賦存在差異,轉型成效不一,未來信托公司的業績分化可能會更加顯著。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