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1 21:57:00
每經編輯 程鵬 蓋源源
“進過方艙的不要、陽過的不要...”一些在滬新冠康復人員曾遇到的“求職歧視”問題,如今或迎來轉機。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21日下午,記者通過“隨申辦”APP翻閱以往核酸記錄,發現最早只能翻閱到7月6日,也就是兩周前。不久前,“隨申辦”中還可以查詢前兩個月甚至更久之前的核酸記錄,而這也是許多陽性康復者求職時候遇到的困擾。
7月21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促進就業工作的決定》,其中指出,不得以曾患傳染性疾病為由拒絕錄用員工。
阻斷歧視陽性康復者信息源頭 上海核酸查詢縮至半個月前
“陽過的不要”、“進過方艙的不要”……自今年4月以來,陽性康復者就業歧視問題受到廣泛關注。
7月11日,在上海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表示,上海市各部門、各單位都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一視同仁地對待新冠陽性康復者,不得歧視。
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相關部門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對此類歧視現象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
此前,人民日報還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呼吁在當地健康碼信息中不再顯示一個月之前核酸檢測的信息,從源頭上掐斷歧視新冠陽性康復者的信息來源,并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消除新冠陽性康復者在勞動力市場上所受的歧視;司法部門、工會等應為受到歧視的陽性康復者提供勞動仲裁和相關法律援助。
此前,據新聞晨報報道稱,部分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求職時屢屢碰壁,他們被告知“陽過的不要,進過方艙的不要”,有企業還要求查閱求職者最近兩個月的核酸檢測記錄。對此,大量網友留言對求職者表達了同情,批評指責相關企業,呼吁杜絕就業歧視。
新冠康復求職者晚上睡覺的地方。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如今,用工企業和勞務中介將不能隨意查詢求職者的過往核酸檢測記錄。
據澎湃新聞,7月21日早6點23分,記者收到了此前采訪過的一名遭遇“招工歧視”的出艙人員何貴(化名)發來的微信:“好消息!以前的陽性記錄都查不到了,看來政策對我們松綁了!”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何貴曾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方艙擔任志愿者,主要負責安保工作。4月27日,他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經過18天治療,5月20日,他才被正式解除隔離。出艙后的他連加了幾個招工群,卻發現自己遭遇“招工歧視”,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6月27日,在四處求職無果后,何貴回了安徽老家。7月14日他又回到上海找工作。直到7月15日,他經老同事介紹,面試成功浦東一家汽車配件廠的叉車工崗位,次日起上夜班。
何貴表示,目前,7月14日以前的核酸記錄已經無法查看了。這意味著他在面試時,招工單位已無法看到他的陽性感染記錄。
“有很多與我一樣被感染的同事,我們以前找工作老是怕因為曾經陽性過而被拒絕,現在終于沒有這個顧慮了!”何貴感慨萬千,“我也不用擔心單位知道自己陽過以后把我辭退了。”
記者隨后又咨詢另一名出艙人員段川(化名),得到了相同的答復。“就在昨天(7月20日),我還能看到5、6月份的核酸記錄,今天的核酸記錄,就查到從7月6日開始的了。”
“不顯示以前的記錄,就沒有人知道我是否去過方艙醫院當過志愿者,找工作就和大家一樣,沒有人再把我區別對待了。”段川表示。
據人民日報,一些企業同時表示,期盼明確執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規定的無論有無呼吸道癥狀,當核酸檢測Ct值≥35時,無需管理和劃定密接者這一政策,幫助消除企業招工的后顧之憂。也有陽性康復求職者提出了自己的顧慮,“我現在做核酸,還是只能掃綠碼(隨申碼),無法掃核酸碼。等到做核酸采樣的時候依舊‘瞞不住’呀。”
根據現有政策,上海的出艙、出院人員“居家健康監測后3個月內不納入社區篩查”。上海疫情高峰期出現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按此推算,這部分求職者大約在7月底到8月中旬才能用上核酸碼,真正做到“陽性無痕”。有求職者表示,希望技術層面的障礙能進一步消除。
上海人大:不得以曾患傳染性疾病
為由拒絕錄用員工
據上觀新聞,7月21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42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促進就業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 任何用人單位不得因勞動者患傳染性疾病而解除其勞動合同,在招用人員時不得以曾患傳染性疾病為由拒絕錄用。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表示,2022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海就業 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第二季度本市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達12.5%。為此,有必要制定促進就業相關法律性問題決定,更好地動員社會各方共同做好當前穩就業工作。
上海市人大社會建設委主任委員閻祖強說,市人大常委會在“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調研中了解到,全市各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在落實國家和本市有關穩市場主體穩就業政策措施過程中,均希望進一步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在促進就業方面的法定責任。同時,據市教委、市總工會、部分市人大代表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方面反映,近期有關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以及疫情導致就業困難人員失業等方面的訴求大幅增加,企業勞資糾紛矛盾也明顯增多。鑒于此, 有必要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性問題決定。
《決定》共12條,堅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促進就業的共識和合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穩經濟、促就業、惠民生各項工作。
《決定》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各方責任。明確市、區政府及鄉鎮、街道在穩定和擴大就業方面的責任,強調區政府承擔所轄行政區域內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第一責任,要求相關政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明確工會等社會團體應當引導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克時艱,穩定工作崗位。支持市場主體落實穩就業責任,明確國有企業應當發揮吸納就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
同時,圍繞保障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擴大開發公益性崗位、加大企業人才儲備力度、完善人才落戶政策、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級等,《決定》明確了相關方面的責任。比如支持企業面向本市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加大人才儲備力度。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持續優化居住證、戶籍政策及安居政策,吸引和留住各類人才在本市就業創業。
根據《決定》,在有關緩繳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以及減費讓利、就業補貼、貸款擔保貼費、各類房屋租金減免等各類援企穩崗紓困政策期限屆滿后,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本市實際,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
最近,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求職過程中因被歧視找不到工作受到關注。 在7月11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方面表示,關注到相關情況。 上海各部門、各單位都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一視同仁地對待新冠陽性康復者,不得歧視。 此次立法明確公平就業和糾紛化解相關要求。《決定》明確, 全社會應當共同維護公平就業環境。任何用人單位不得因勞動者患傳染性疾病而解除其勞動合同,在招用人員時不得以曾患傳染性疾病為由拒絕錄用,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同時明確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工會組織、調解組織等應當依法、及時、妥善處理涉疫情的勞動爭議糾紛。
《決定》明確,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容缺后補等方式支持吸納就業容量大的企業高效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探索建立因疫情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失信的豁免制度。支持浦東新區在穩定和擴大就業方面先行先試,將浦東新區在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市場主體準入等方面的改革經驗及時向全市復制推廣;發揮企業預重整或者破產重整、和解等制度的作用,促進穩企業、保就業。
促進就業完成得好不好,成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此次立法明確,市、區政府應當強化對下一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促進就業工作成效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績效考核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要求市、區相關部門加強對落實主要就業指標和政策措施情況的專項監督和檢查,重點督導法規政策落地、重點群體就業、資金保障落實等。
編輯| 程鵬 蓋源源?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204882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觀新聞、人民日報、新聞晨報、澎湃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