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2 14:22:28
◎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截至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30713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總體延續順差格局。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均呈現了800多億美元順差,主要是貨物貿易、直接投資等基礎性順差保持了較高規模。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22日,國新辦舉行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談及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前景,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人民幣匯率仍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王春英強調,人民幣的走勢會受外匯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波動,可能有上升、有下降,人民幣匯率還會保持彈性和雙向浮動,總體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發生較大變化,美元匯率、利率較快上升,國際資本出現了從新興經濟體流出的態勢。與此同時,外資持有我國債券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
對此,王春英回應稱,總的來看,中國債券既有分散化投資價值,也有實際資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撐,我國債券市場吸收外資仍有提升空間,長期來看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22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13289億美元,售匯12436億美元,結售匯順差852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按照美元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31600億美元,對外付款30766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834億美元。
王春英表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總體延續順差格局。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均呈現了800多億美元順差,主要是貨物貿易、直接投資等基礎性順差保持了較高規模。其中,一季度結售匯和涉外收支順差維持高位,分別是587億和622億美元;二季度,在更加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下,結售匯和涉外收支順差分別是265億和211億美元。
對于外儲數據變化,王春英指出,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30713億美元。今年以來,美元指數顯著上漲,主要國家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折算成美元以后金額就會減少,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共同作用,是導致外匯儲備賬面價值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評價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表現,王春英稱,今年以來,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外部沖擊和挑戰,無論從人民幣匯率有關的價格指標看,還是從國際收支、涉外收付款等數量指標來看,都可以清楚看到我國外匯市場韌性增強的特征。
具體看來,首先,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全球范圍內表現穩健。其次,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是穩定的,表現出相對均衡的發展態勢。另外,經常賬戶順差以及長期資本流入仍然是穩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
“總的來看,我國更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為我國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將更有能力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王春英認為。
發布會上,談及如何看待外資持有我國債券的變化及趨勢時,王春英指出,我國債券市場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跨境債券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穩步開放,跨境交易更加便利,我國債券先后被納入了三大國際主流指數,國內債券市場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跨境債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這個格局沒有因為近期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改變。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吸收債券投資的穩定性相對較高。“債券市場波動是自然現象,也是自然表現。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各國債券投資出現波動都是正常的。”
王春英說,通過對比發現,中國波動情況遠低于相當多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從境外投資者的構成和持有的債券規模看,央行類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始終占一半以上,其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于追蹤國際指數的配置性資金,穩定性也比較高。
與此同時,我國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有助于提升外匯市場韌性。近年來,貨物貿易以及直接投資等跨境資金穩步流入,這些資金發揮了基礎性順差作用。債券市場開放也豐富了外匯市場的參與主體和資金來源,有利于拓展我國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我國外匯市場對各類影響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
王春英指出:“總的來看,中國債券既有分散化投資價值,也有實際資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撐。我國債券市場總規模21萬億美元,外資在中國債券市場中占比在3%左右,所以我國債券市場吸收外資是有提升空間的。長期來看,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我們對此是有信心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